展转复展转,所思安可论。
夜凉难就枕,月好重开门。
霜杀百草尽,蛩归四壁根。
生来苦章句,早遇至公言。
展转复展转,所思安可论。
夜凉难就枕,月好重开门。
霜杀百草尽,蛩归四壁根。
生来苦章句,早遇至公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名为《永夜感怀寄郑谷郎中》。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在深夜里无法入睡,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关切。
“展转复展转,所思安可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绪如织,难以平静。"展转"指的是反复思考,"所思"是指那些深藏在心中的思念,而"安可论"则是在询问这些思念是否能够找到平静的归宿。
“夜凉难就枕,月好重开门。”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清冷而又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因为心中所思的困扰而难以安然入睡,因此不禁推开门窗,去感受那清凉的夜风和明亮的月光。
“霜杀百草尽,蛩归四壁根。” 这两句则描写了深秋或初冬的景象。"霜"指的是露水结冰,而"百草尽"则是因为寒冷而枯萎。"蛩"是一种昆虫,它们在寒冷来临时会寻找温暖的地方躲藏,这里“四壁根”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封闭感。
“生来苦章句,早遇至公言。” 这两句透露了诗人的个人经历。他可能是一位学者或官员,对于文学创作有着深厚的造诣,但同时也承受着沉重的学业压力。"至公言"可能是指某种高标准或严苛的要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夜晚的寂静和秋冬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以及他个人内心世界中的孤独与压力。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唐代士大夫对于知识、文学以及道德修养的高度追求。
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
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
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
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
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
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
寻仙下西岳,陶令忽相逢。
问我将何事,湍波历几重。
貂裘非季子,鹤氅似王恭。
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踪。
水流知入海,云去或从龙。
树绕芦洲月,山鸣鹊镇钟。
还期如可访,台岭荫长松。
独住三峰下,年深学炼丹。
一间松叶屋,数片石花冠。
酒待山中饮,琴将洞口弹。
开门移远竹,剪草出幽兰。
荒壁通泉架,晴崖晒药坛。
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