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陵起阜崇,花木露夭浓。
襟带湘泯水,屏围晋楚峰。
地全居爽垲,人不厌迎逢。
彷佛观平远,分毫见栝松。
冈陵起阜崇,花木露夭浓。
襟带湘泯水,屏围晋楚峰。
地全居爽垲,人不厌迎逢。
彷佛观平远,分毫见栝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画卷。开篇“冈陵起阜崇,花木露夭浓”两句,以宏伟的语言勾勒出山峦层叠、郁郁葱葱的景象。山势雄伟,花木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繁茂。
“襟带湘泯水,屏围晋楚峰”两句,则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诗人以湘江、泯水为襟带,将山峦比作古代的屏障,既映射出山势的磅礴,又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地全居爽垲,人不厌迎逢”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地全”指的是山地的完整与美好,而“人不厌迎逢”则显示了人们对这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向往。
最后,“彷佛观平远,分毫见栝松”两句,通过诗人的观察,将目光拉远至极目所及之处,只见到微小的松针。这不仅是视觉上的细致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摹,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与热爱,以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艺术追求。
闻道淮阴郡,舆图属上游。
云连江国曙,地接海门秋。
诗简中朝彦,遥分南顾忧。
青山迎列戟,芳草待扁舟。
楚甸歌新牧,琅邪识故侯。
津桥通晚泊,膏壤课春畴。
树色依官舍,潮声入驿楼。
知君富登览,吟兴满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