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暮云深,踏破苍苔觅径寻。
遍地柔桑堆白骨,野田苦菜散黄金。
酬神仕女猖狂集,隔院笙歌断续吟。
幽兴到今看正熟,亲操一曲付长琴。
烟花三月暮云深,踏破苍苔觅径寻。
遍地柔桑堆白骨,野田苦菜散黄金。
酬神仕女猖狂集,隔院笙歌断续吟。
幽兴到今看正熟,亲操一曲付长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时节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和谐共存。
首句“烟花三月暮云深”,以“烟花”形容春日繁花似锦,与“暮云深”形成对比,既渲染了春天的绚烂,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着“踏破苍苔觅径寻”,描绘了人物在自然中探索的情景,充满了探险与发现的乐趣。
“遍地柔桑堆白骨,野田苦菜散黄金”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柔桑比作白骨,苦菜比作黄金,既形象地描绘了春日田野的景象,也暗含了对生命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
“酬神仕女猖狂集,隔院笙歌断续吟”,描绘了民间祭祀活动的热闹场景,仕女们的欢声笑语与远处传来的音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欢乐的画面。
最后,“幽兴到今看正熟,亲操一曲付长琴”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情景的深深喜爱与陶醉,以及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