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轩仅寻丈,水竹亦萧疏。
客来须起敬,题榜了翁书。
开轩仅寻丈,水竹亦萧疏。
客来须起敬,题榜了翁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自然景象和人文交流的画面。开篇“开轩仅寻丈,水竹亦萧疏”两句,通过对车轮、水边竹林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情境。“客来须起敬,题榜了翁书”则转向人际交流,表达了诗人对于来访者的尊重和期待,将这份情感寄托于题写的字里行间。
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雅的双重赏识。
怨东风。
把韶华付去,秾李小桃红。
黄落山空,香销水冷,此际才与君逢。
敛秋思、愁肠九结,拥翠袖、应费剪裁工。
晕脸迎霜,幽姿泣露,寂寞谁同。
休笑梳妆淡薄,看浮花浪蕊,眼底俱空。
夜帐云闲,寒城月浸,有人吟遍深丛。
自前度、王郎去後,旧游处、烟草接吴宫。
惟有芳卿寄言,蹙损眉峰。
杖藜绝顶穷追寻,青山世路争岖嵚。
碧云遮断天外眼,春风吹老人间心。
大龙上天宝剑化,小龙入海明珠沈。
无人更守玄帝鼎,有客欲问秦皇金。
颠崖谁念受辛苦,古洞未易潜幽深。
神光不破黑暗恼,山鬼空学离骚吟。
我来挽仰一慨慷,山川良昔人民今。
安得长松撑日月,华阳世界收层阴。
听春教、燕颦莺诉。
朝朝花困风雨。
六桥忘却清明後,碧尽柳丝千缕。
蜂蝶侣。
正闲觅闲花,闲草闲歌舞。
最怜西子。
尚薄薄云情,盈盈波泪,点点旧眉妩。
流红记,空泛秋宫怨句。
才色何处娇妒。
落红无风限随风絮。
诗恨有谁曾遇。
堪恨处。
恨二十四番,花信催花去。
东君暗苦。
更多嘱多情,多愁杜宇,多诉断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