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枯平野净,歧路益纷纷。
古木森如棘,遥山淡入云。
风沙旋不定,鸡犬静无闻。
何限劳人意,行行又夕曛。
草枯平野净,歧路益纷纷。
古木森如棘,遥山淡入云。
风沙旋不定,鸡犬静无闻。
何限劳人意,行行又夕曛。
这首诗描绘了济北道中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草枯平野净,歧路益纷纷”以“草枯”、“平野净”展现了一片荒凉开阔的景象,而“歧路益纷纷”则暗示了前方道路的复杂多变,预示着旅途的艰辛与不确定性。
接着,“古木森如棘,遥山淡入云”两句,通过“古木森如棘”的形象描绘,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坚韧的氛围,而“遥山淡入云”则展现了远方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神秘感,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风沙旋不定,鸡犬静无闻”描绘了风沙肆虐、尘土飞扬的恶劣天气,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鸡犬的声音都听不到的寂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和旅途的艰难。
最后,“何限劳人意,行行又夕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面对如此艰苦的旅程,心中充满了忧虑和疲惫,而夕阳西下,更增添了几分凄凉与无奈,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旅途劳顿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罗隐寓以骂,孟郊鸣其穷。
始读郁吾气,再味濡我胸。
如何志与气,发作瓶瓮中。
大见无贤愚,大乐非穷通。
弃置二子集,追攀千古风。
中兼六义异,下与万物同。
妙象生丹青,利器资陶镕。
心手适相遇,变化从色空。
感寓复收敛,兀然无我翁。
三事文华出何处,岩上含章插烟雾。
曾被西风吹异香,飘落人寰月中度。
美林见器安所施,六角灵犀用相副。
目下发缄谁致勤,爱竹山翁傍云住。
遽命长须烹且煎,一簇蝇声急须吐。
每思北苑滑与甘,尝厌乡人寄来苦。
试君所惠良可称,往往曾沾石坑雨。
不畏七碗鸣饥肠,但觉清多却炎暑。
几时对话爱竹轩,更引毫瓯斲诗句。
文艺相从春欲暮,未去皇州散还聚。
岂期扰扰凶器场,却会高谈玩千古。
冷官辄对华省郎,亦许烹煎待宾主。
文章虽自根本来,裂破大全空缕缕。
如公自蓄胸中奇,长短岂能欺五度。
旷野群陂渴霖雨,欲叫虾蟆已窥户。
春衫未叠麦寒薄,最惬含毫斲诗句。
如公简静意尤远,卒迩清风慰遐慕。
牵率鄙兴游太虚,满我缣箱始归去。
乌犀解轴黄金装,吴绫蜀锦鸾凤翔。
欧虞飞毫洒中诏,帝曰咨汝田曹郎。
汝能教子以义方,济济来仕吾国光。
贲汝爵秩及身章,潜德晦耀吾岂忘。
田曹有亭在繁上,旧以义方揭亭榜。
安知教子三千年,契合前言被天奖。
翰林为易如诏名,春入丘园添气象。
里老来观归责儿,急寻字解治王诗。
綵衣朱幡典便郡,简池太守真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