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慧元画寒林七贤》
《慧元画寒林七贤》全文
宋 / 楼钥   形式: 古风

群贤俱诗豪,世代不同处。

安得寒林中,联镳睇相语。

谁欤创妙意,臭味无今古。

吾闻顾陆辈,寓意或如许。

桃李并芙蓉,雪中蕉叶吐。

元师师老融,淡墨扫风雨。

作此寄攻愧,归兴渺烟渚。

旧六今则七,未知果谁与。

我欲从之游,讵敢厕俦侣。

画我往执鞭,欣为李君御。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ìyuánhuàhánlínxián
sòng / lóuyào

qúnxiánshīháoshìdàitóngchù

ānhánlínzhōngliánbiāoxiāng

shuíchuàngmiàochòuwèijīn

wénbèihuò

táobìngróngxuězhōngjiāo

yuánshīshīyuánróngdànsǎofēng

zuògōngkuìguīxīngmiǎoyānzhǔ

jiùliùjīnwèizhīguǒshuí

cóngzhīyóugǎnchóu

huàwǎngzhíbiānxīnwèijū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楼钥所作的《慧元画寒林七贤》,通过对慧元大师所绘寒林七贤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和对艺术的赞赏。诗中“群贤俱诗豪,世代不同处”表达了对历代才子的崇敬,而“寒林中,联镳睇相语”则寓言了画家通过画作将这些不同时代的贤者凝聚在一起,仿佛在交流思想。诗人接着称赞了顾陆等人的作品,认为他们也有着深远的意境。

“桃李并芙蓉,雪中蕉叶吐”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画面中的景象,既有春天的桃李和夏日的芙蓉,又有冬日的雪景和独特的蕉叶,展现了画家的高超技艺。元师师老融以淡墨描绘风雨,更显其画风的清新脱俗。

诗人借画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作此寄攻愧,归兴渺烟渚”,既有对画作的赞美,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与这些贤者比肩的谦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最后,他表达了想要追随这些贤者的愿望,但又自谦不敢与他们为伍,只愿如画中驾车的仆人,为好友李君服务。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画作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的深情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敬仰。

作者介绍
楼钥

楼钥
朝代:宋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
猜你喜欢

奕世交禋行

东海潮头撞虎门,扶胥浴日来黄湾。

西江之水如羊肠,五岭之下出洋洋。

不啻千里回省顾,白云员峤趋粤峦。

西樵渡海赴弼山,中有小水经洛交合干其间。

产有梁氏与李氏,奕世结交有如潮汐绎络相往还,信义直与管鲍相后先。

二氏之子寻冈海屋相交契,永慕如二考之生存。

今年合祭黄华馆,明年合祭汾水埏。

尚期孙子千百世,世世奕叶永不谖。

买田百亩供常事,籍名梁李相转旋。

于乎,此义闻之天下少,义门郑氏差可班。

拍肩执袂为气合,反眼不识如途人。

甚者交兵如耳馀,挤井下石未少悛。

于乎,对面胡越何足言。

于乎,对面胡越何足言,回视二子无厚颜。

(0)

殿元石鹿子李子来诗举六字心诀深契道妙予病不能诗为十三字长句代诗酬贺云

嗟状元及第气干青云身依日月,犹不忘随处体认天理六字微诀,大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一囊括。

经筵进讲启心沃心可以从头说,嗟石鹿子为天下得人知人之哲,为邦家之光为斯文如笺之不绝。

(0)

甘泉子成童时馆坡山白莲池东房嘉靖甲寅夏李氏右坡青霞父子邀饮于大钟之楼旧迹变迁惕焉感怀

白莲池上觅仙踪,曾听攒眉夜夜钟。

七十年前灯火地,东寻无路白云封。

(0)

送薛子荐还揭阳绝句三叠·其一

清秋游子□翩翩,彷佛中离面目存。

莫道今人不如昔,群忧初破大同言。

(0)

承陈瑞山侍御閒顾江门钓台次石翁韵留诗将还朝也予以奉赠·其一

老来老去元无事,江月江风他自吟。

邂逅千里云水外,相看一笑暮烟深。

(0)

过界茅岭答人言

舆卒俄而向我言,广东湖广界茅分。

而今已自通疆界,东洞云同西洞云。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