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翠微半,地涌化人宫。
高挹群山外,幽藏万木中。
石楼飞映日,金铎响迎风。
檐迥江涛落,窗临海月空。
雨花笼霁景,岩桂长新丛。
搜对存微尚,淹留息薄躬。
从兹超有尽,去去入无穷。
西峰翠微半,地涌化人宫。
高挹群山外,幽藏万木中。
石楼飞映日,金铎响迎风。
檐迥江涛落,窗临海月空。
雨花笼霁景,岩桂长新丛。
搜对存微尚,淹留息薄躬。
从兹超有尽,去去入无穷。
这首诗描绘了灵隐寺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壮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自然之韵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联“西峰翠微半,地涌化人宫”以半遮半露的手法,勾勒出西边山峰的翠绿与神秘,仿佛是自然界的神迹所在。颔联“高挹群山外,幽藏万木中”进一步描绘了灵隐寺所处的地理环境,群山环抱,万木掩映,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
颈联“石楼飞映日,金铎响迎风”则将视角转向寺内,石楼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金铎随风而动,发出悦耳的声音,展现出寺庙的庄严与和谐。尾联“檐迥江涛落,窗临海月空”描绘了寺宇的建筑特色与周围的自然景观,檐角高耸,江涛退去,窗前海月高悬,一片空灵。
接下来,“雨花笼霁景,岩桂长新丛”两句,诗人借雨后花香和岩桂的生长,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最后,“搜对存微尚,淹留息薄躬”表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从兹超有尽,去去入无穷”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无限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超越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隐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