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圣观》
《四圣观》全文
宋 / 高似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水明一色抱神州,雨压轻尘不敢浮。

山北山南人唤酒,春前春后客凭楼。

射熊馆暗花投扆,下鹄池深柳拂舟。

白发邦人能道旧,君王曾奉上皇游。

(0)
注释
水明:水面明亮清澈。
抱:环绕。
压:压制,此处指雨水使尘埃沉静。
射熊馆:古代狩猎场所。
扆:屏风。
下鹄池:养鹄的池塘。
白发邦人:年长的国人。
上皇:古代对先皇的尊称。
翻译
水面清澈如镜环绕着整个神州大地,雨水压低了尘埃,不敢轻易泛起波澜。
无论是山北还是山南的人们都在呼唤美酒,不论是春天之前还是之后,游客们都倚靠在楼台欣赏风景。
射熊的场馆内,花朵落在屏风上,下鹄的池塘边,柳树轻轻拂过船只。
白发苍苍的老人们还能讲述过去的故事,因为这里曾是君王陪同上皇游览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圣观周围的景色以及历史典故,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首句"水明一色抱神州",以明亮的水面映照出神州大地的壮丽景象,暗示了观景处的开阔视野和重要地位。次句"雨压轻尘不敢浮",通过雨水的细腻描绘,表现了环境的清洁和静谧。

第三、四句"山北山南人唤酒,春前春后客凭楼",写出了人们在四季变换中聚集观览,或饮酒畅谈,或凭栏远眺,生活气息浓厚,展现了观景处的热闹与人文风情。第五、六句"射熊馆暗花投扆,下鹄池深柳拂舟",借射熊馆和下鹄池的历史典故,增添了观景处的历史厚重感,同时也描绘了池边的优美景色。

最后一句"白发邦人能道旧,君王曾奉上皇游",点明了这个地方曾是帝王巡游之所,老一辈的人还能讲述昔日的辉煌,充满了对往昔荣耀的怀念。整首诗以景寓情,既描绘了四圣观的自然风光,又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宋代诗人高似孙的深厚笔力。

作者介绍
高似孙

高似孙
朝代:宋   字:续古   号:疏寮   生辰:1158—1231

高似孙(1158—1231),字续古,号疏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猜你喜欢

感旧诗

初骑竹马咏芭蕉,尝忝名卿诵满朝。

五字便容趋绛帐,一枝寻许折丹霄。

岂知流落萍蓬远,不觉推迁岁月遥。

国境未安身未立,至今颜巷守箪瓢。

(0)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匈奴迩河朔,汉地须戎旅。

天子择英才,朝端出监抚。

流星下阊阖,宝钺专公辅。

礼物生光辉,宸章备恩诩。

有征视矛戟,制胜唯樽俎。

彼美何壮哉,桓桓擅斯举。

声华振台阁,功德标文武。

奉国知命轻,忘家以身许。

安人在勤恤,保大殚襟俯。

此外无异言,同情报明主。

(0)

镇州路上谨酬裴司空相公重见寄

衔命山东抚乱师,日驰三百自嫌迟。

风霜满面无人识,何处如今更有诗。

(0)

和李司勋过连昌宫

夹道疏槐出老根,高甍巨桷压山原。

宫前遗老来相问,今是开元几叶孙。

(0)

寄远

眉如半月云如鬟,梧桐叶落敲井阑。

孤灯亭亭公署寒,微霜凄凄客衣单。

想美人兮云一端,梦魂悠悠关山难。

空房展转怀悲酸,铜壶漏尽闻金鸾。

(0)

湖南绝少含桃偶有人以新摘者见惠感事伤怀因成四韵

时节虽同气候殊,不知堪荐寝园无。

合充凤食留三岛,谁许莺偷过五湖。

苦笋恐难同象匕,酪浆无复莹蠙珠。

金銮岁岁长宣赐,忍泪看天忆帝都。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