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见山亭》
《见山亭》全文
明 / 郭凤举   形式: 四言诗

亭不在山,无山景俗。山不在见,无见景虚。

俗则滞有,有非真有。虚则沦无,无非真无。

滞有迹粗,术数权谋。沦无梦幻,黄老达么。

有无相感,保合太和。山亭静对,养真如何。

(0)
鉴赏

此诗《见山亭》由明代诗人郭凤举所作,其深邃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哲学思考。

首句“亭不在山,无山景俗”,开篇即点出亭与山的关系,强调亭的存在并非为了欣赏山景,而是超越了物质世界,不被世俗所累。接着“山不在见,无见景虚”进一步阐述,山的存在也不仅仅是为了被人看见,而是在于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不因虚无而失去其真实意义。

“俗则滞有,有非真有”揭示了世俗生活中的物质追求往往让人陷入固定的观念和形式中,忽略了事物的本质。而“虚则沦无,无非真无”则指出过于空洞的追求同样迷失了真正的存在。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过度追求物质与过分逃避现实两种极端态度的批判。

“滞有迹粗,术数权谋”批评了人们在追求物质时所采取的手段和策略,认为这些方法往往显得粗浅和功利。而“沦无梦幻,黄老达么”则转向对道家思想的引用,暗示通过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可以达到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智慧。

最后,“有无相感,保合太和”总结了前文的思考,强调了物质与精神、存在与虚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的重要性。“山亭静对,养真如何”则以山亭为背景,提出在宁静中修养真性的问题,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亭与山、有与无、物质与精神的辩证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宇宙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谐、平衡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郭凤举
朝代:明

郭凤举,揭阳人。明世宗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贡生。事见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六。
猜你喜欢

送章郎中赴阙·其一

□□□□治已成,还台荣望本峥嵘。

朝廷不许淹贤□,□□□□借守情。

晓日旌旗动行色,春风笳鼓作边声。

□□□阏城西道,祗恐朱轓欲迅征。

(0)

陶令祠

莫笑先生犹假醉,先生于道未宜轻。

门前五柳今何在,唯有江流百丈清。

(0)

公閒念诗社之废寄陶贾二同僚一首

地僻少将迎,溪山一概清。

秋深孟嘉宅,岁古阖闾城。

吏隐全输我,诗豪半属卿。

社坛何冷落,濡笔请寻盟。

(0)

剪金花一首和陶掾

花神委曲竞光阴,特向低丛剪寸金。

买断园林初夏景,竟教蜂蝶慰寒心。

玲珑圆影风前舞,寂寞红芳雨后深。

稚子知名不知实,采之掷地听馀音。

(0)

陪宜春守皮献臣游化成岩

城闉北出春江阔,铁锁联舟波浪截。

驱车度岸得幽岑,半带云阴青欲活。

何年造化成此岩,谁为高阁依巉巉。

穿岩登阁意思豁,气象百种相交参。

双旌远映苍烟色,山鸟江花俱自得。

使君暇豫真适然,万室鸣弦不知极。

江南旧美传庾公,浩辈爽逸陪游从。

风流不减当时盛,独愧非才列座中。

(0)

望江亭

沧波水上巅崔嵬,中有幽亭向水开。

草色直连天色远,风声长送浪声来。

云收山脚鸡园见,潮满航头钓艇回。

咫尺市廛尘不到,槛前鸥鸟自毰毸。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