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为同舍,于时愧重名。
佳人谁独立,大将尔横行。
病起高诗兴,春光美宦情。
悬知思远道,落日蓟门城。
岂不为同舍,于时愧重名。
佳人谁独立,大将尔横行。
病起高诗兴,春光美宦情。
悬知思远道,落日蓟门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元美(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荣誉与地位的反思。
首联“岂不为同舍,于时愧重名”,诗人以反问开篇,表达自己虽与友人同为学舍之友,但面对当前的名声与地位,内心感到惭愧。这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暗含对自己成就的审视。
颔联“佳人谁独立,大将尔横行”,诗人通过对比,将“佳人”与“大将”进行形象化描绘,佳人独自站立,大将则横行霸道。这里可能寓指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现实中的权势人物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颈联“病起高诗兴,春光美宦情”,诗人从个人经历出发,描述了自己病愈后重新激发的创作热情和对美好春光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仕途情感的复杂心情。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透露出他对生活态度的转变。
尾联“悬知思远道,落日蓟门城”,诗人想象着在遥远的地方,夕阳西下时分,蓟门城的景象。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远道”和“落日”营造了一种苍茫、深远的意境,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怀念,也有对自我价值的反思,同时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东土淹龙驾,西人望翠华。
山川祗询物,宫观岂为家。
十月回星斗,千官捧日车。
洛阳无怨思,巡幸更非赊。
东归不称意,客舍戴胜鸣。
腊酒饮未尽,春衫缝已成。
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
魏侯池馆今尚在,犹有太师歌舞台。
君家盛德岂徒然,时人注意在吾贤。
莫令别后无佳句,祗向垆头空醉眠。
凫舄旧称仙,鸿私降自天。
青袍移草色,朱绶夺花然。
邑里雷仍震,台中星欲悬。
吾兄此栖棘,因得贺初筵。
按节辞黄阁,登坛恋赤墀。
衔恩期报主,授律远行师。
野鹊迎金印,郊云拂画旗。
叨陪幕中客,敢和出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