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自白马寺途中成咏》
《归自白马寺途中成咏》全文
清 / 缪公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残阳半挂碧峰头,野水萦洄萧寺流。

竹绕颓垣荒径僻,苔封片石古文留。

榴花艳艳开茆屋,杨柳阴阴隐佛楼。

弄月归来扳绝磴,苍苍岚翠拂衣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山色碧绿,水流环绕,竹林围绕,苔藓覆盖,榴花绽放,杨柳掩映,月光洒落的宁静而古朴的自然风光与寺庙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马寺周边环境的幽静与历史的沉淀,以及月夜归途的独特感受。

首句“残阳半挂碧峰头”,以夕阳余晖与青山相映,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次句“野水萦洄萧寺流”,描绘了水流在荒凉寺院周围蜿蜒流淌的场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寂寥之感。

接着,“竹绕颓垣荒径僻,苔封片石古文留”两句,通过竹林、破墙、小径和苔藓覆盖的石头,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荒凉与古老,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传承。

“榴花艳艳开茆屋,杨柳阴阴隐佛楼”则将色彩鲜艳的榴花与茂密的杨柳与寺庙建筑相结合,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也赋予了自然与宗教场所和谐共存的美好意象。

最后,“弄月归来扳绝磴,苍苍岚翠拂衣浮”描绘了月夜归途的情景,诗人沿着陡峭的山路返回,山间的雾气和翠绿的植被轻轻拂过衣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得以净化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作者介绍

缪公恩
朝代:清

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猜你喜欢

题蟹

昔年作客到淮阳,饱食霜鳌一尺长。

几度淮西橙子熟,樽前空对菊花香。

(0)

秋荷效李锦瑟·其一

粉悄香乾烂不收,晚汀风薄暗垂头。

勾人嫩喘红儿泪,蘸客伤心玉姊愁。

翠袖自支斜照湿,零钿从泛晓萤留。

依稀欲梦寒塘月,怕碾香魂半面羞。

(0)

体秋·其六

物理成斯退,津梁元宰痡。

占爻得损卦,画佛作眠图。

配以秦文净,加之辽鹤孤。

豪华无可设,惟有淡眉须。

(0)

甘州.约客积水潭观荷

傍长堤、万盖绿生烟。清绝已凉天。

记壶卢入市,招人共醉,我亦能仙。

见说红情词里,旖旎又今年。

一觉閒鸥梦,虾菜亭边。

无恙钓丝何许,看城霞倒景,涧雪喷泉。

只花香四壁,风外一楼偏。

话江南、采莲双袖,唱斜阳、低映脸波妍。

吹箫感、暮潮生处,那便登船。

(0)

扬州慢

烟暝归鸦,月斜惊鹊,拍天水接高秋。

捧金盘一醉,更埽尽閒愁。

认湖畔、弯弯细路,再来寻笛,无数红楼。

恁衣香、吹下金风,都在帘钩。

广陵古怨,听荒凉、筝瑟谁搊。

纵粉泪销馀,莺声咽暮,淮水西流。

已是满堤衰柳,腰支瘦、尚学轻柔。

叹年年飞絮,何时才与春休。

(0)

扬州慢

谒岱东来,渡河南下,挂帆共数归程。

望秋山不见,莽莽隔遥青。

夕阳外、江潮远去,酒边愁阵,谁出奇兵。

渐分飞征雁,孤舟今夜芜城。

客中送客,算匆匆、时序须惊。

指宛水波长,吴淞梦近,难遣离情。

百岁几回圆月,笙歌起、和我诗声。

更清晖,天末疏星,镫傍寒生。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