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馀心许似花然,洙水西山数圣贤。
自借赭鞭敲暮气,勿从媚蝶学翩翾。
无才不足逐仙隐,抵鹊何须以美蠙。
生面每为书史蔀,蒙头孳纽几千年。
廿馀心许似花然,洙水西山数圣贤。
自借赭鞭敲暮气,勿从媚蝶学翩翾。
无才不足逐仙隐,抵鹊何须以美蠙。
生面每为书史蔀,蒙头孳纽几千年。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名为《赋得细雨贫郊去送袁于人还郡四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品格和志向的赞美。
首句“廿馀心许似花然”,以“廿馀”点明送别的时日之长,以“心许”表达深厚的情感,将友人的离去比作花朵凋零,形象地展现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
次句“洙水西山数圣贤”,洙水与西山并提,象征着友人所处之地的文脉深厚,暗含对友人品德与学问的敬仰。同时,“数圣贤”也暗示了友人与古代贤者的相似之处,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推崇。
接着,“自借赭鞭敲暮气”一句,通过借赭鞭敲击暮气的动作,营造出一种沉稳而庄重的氛围,既表现了送别时的肃穆,也寓意着友人将带着坚定的决心与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
“勿从媚蝶学翩翾”则以蝴蝶的轻浮与媚态为反衬,强调了友人应保持高洁的品格,不随波逐流,追求真正的自我价值与精神境界。
“无才不足逐仙隐,抵鹊何须以美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与志趣的理解与尊重。前句意为即使没有超凡的才华,也不必追求隐逸的生活,后句则是说不必过分追求外在的美饰,应注重内在的修养与品德。
最后,“生面每为书史蔀,蒙头孳纽几千年”两句,以“书史蔀”比喻友人对历史文化的贡献,以及“蒙头孳纽”形容其思想与智慧的积累,历经千年而不衰。这两句不仅赞扬了友人的学术成就,也寄托了对其未来影响深远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品格、志向及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知识、道德与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
蹑屩登丹嶂,开尊瞩锦岑。
悬厓分日月,众壑异晴阴。
鸟道霞标度,泉流树杪侵。
神工图紫翠,灵斧削嵚崟。
缥缈云生岫,霏微雾出林。
依稀瑶草色,彷象玉笙音。
人代迷陵谷,山形自古今。
醉馀歌烂漫,秋至气萧森。
旧纫兰荪佩,新抽玳瑁簪。
登高仍望远,都寄采芝心。
荆门望望渺何许,横跨三巴控三楚。
高台落日大王风,明月空江帝子渚。
侍臣持节下蓬菜,三楚豪游意壮哉。
银扉朱邸江边峙,玉检金泥阙下开。
青门柳枝日未午,胡姬压酒当花坞。
聚散浑如陌上云,别离苦恨尊前雨。
驿楼官树潞河西,七十长亭路不迷。
赠客几投青玉案,当歌一听白铜鞮。
南登即向巴陵道,苦竹香枫相映好。
旆指芙蓉泽畔花,槎凌鹦鹉洲边草。
兰台仙馆白云秋,飞盖争随上客游。
应教非同灵运赋,怀乡不上仲宣楼。
嗟君声名何炜煜,彩笔惊人珠万斛。
论道三年侍石渠,校书乙夜开天禄。
长安春色正霏微,侍从翩翩满禁扉。
早看方朔归金马,莫学相如恋锦衣。
《荆门歌送沈澄川太史奉使楚藩》【明·于慎行】荆门望望渺何许,横跨三巴控三楚。高台落日大王风,明月空江帝子渚。侍臣持节下蓬菜,三楚豪游意壮哉。银扉朱邸江边峙,玉检金泥阙下开。青门柳枝日未午,胡姬压酒当花坞。聚散浑如陌上云,别离苦恨尊前雨。驿楼官树潞河西,七十长亭路不迷。赠客几投青玉案,当歌一听白铜鞮。南登即向巴陵道,苦竹香枫相映好。旆指芙蓉泽畔花,槎凌鹦鹉洲边草。兰台仙馆白云秋,飞盖争随上客游。应教非同灵运赋,怀乡不上仲宣楼。嗟君声名何炜煜,彩笔惊人珠万斛。论道三年侍石渠,校书乙夜开天禄。长安春色正霏微,侍从翩翩满禁扉。早看方朔归金马,莫学相如恋锦衣。
https://shici.929r.com/shici/cVIwl8RU.html
西风木落天秋。江寒露下霜流。三星素月当楼。
芳筵嘉客娱游。促觞接䣛淹留。肴核充溢壶觞。
吴趋越艳登堂。皎如星文电光。丹唇素齿流芳。
歌声上薄楣梁。瑶笙象管中微。七盘奇舞何迟。
腕弱不任铢衣。仙仙举手欲飞。四座太息忘疲。
三清旨酒既醺。都梁沉水氤氲。腾觚献寿欣欣。
宾心既醉如焚。意气激薄青云。日月不居岁阑。
世道崄巇万端。春华坐失渥丹。何不被服罗纨。
逍遥永夕为欢。
分陕频年召伯棠,千家巍碣颂琳琅。
才闻大纛移江右,忽睹高牙驻海傍。
月下登楼怀婺女,风前开阁谢滕王。
山阴咫尺堪携兴,雪夜能无棹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