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古辩士,特生战国时。
欲说万乘君,岂肯甘贱卑。
忆初志未遂,憔悴众所欺。
有妻不停织,有嫂不为炊。
骨肉尚如此,他人更奚疑。
苏秦古辩士,特生战国时。
欲说万乘君,岂肯甘贱卑。
忆初志未遂,憔悴众所欺。
有妻不停织,有嫂不为炊。
骨肉尚如此,他人更奚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文凤所作,虽然没有直接引用苏秦的故事,但通过隐喻和对比,表达了对苏秦才华被埋没以及人生起伏的感慨。诗中以苏秦为例,描述他身为战国时期的辩士,不甘于低微的地位,试图说服大国君主。然而,早期的努力并未成功,导致他生活困顿,连家人也对他有所疏离。
"日落依旧出,花落还再开",暗示了时光流转,世事变迁,而苏秦的命运却未能如日落花开般得到转机。"如何人委弃,一去不复回",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失落与无奈。诗人接着提到达贤之人,他们或许能理解苏秦的境遇,享受读书的乐趣,回顾过去,期待在云台上建功立业。然而,对于苏秦来说,一切努力似乎都已成过往烟尘,令人感伤。
"悯彼名未成,聚散轻烟埃",表达了对苏秦未能实现抱负的同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最后,诗人五情激荡,发出"咄咄堪悲哀"的叹息,直抒胸臆,流露出对苏秦命运的深深同情和对人生的无尽哀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苏秦的故事为引子,探讨了人才的际遇、功名的追求与现实的残酷,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沉浮的独特见解。
先贤评桂山,推尔居第一。
豁然碧瑶户,夹以苍玉壁。
中有无底渊,黑浪常荡潏。
谅当剖判初,倍费造化力。
雷嗔斧山开,龙怒裂石出。
至今绝顶上,千丈留尾脊。
宁论儿女子,壮夫股为慄。
我来欲题名,腕弱墨不食。
摩挲狄李碑,文字尚简质。
今人未知贵,后代始宝惜。
洑流工骇舟,久游觉萧瑟。
岩屋宽如家,回棹聊愒息。
德远先生学者师,此郎超诣可传衣。
凌云才子声名早,煮海粗官气力微。
二尺檠商今与古,三家村有是和非。
直须满了葵丘戍,策杖溪边待璧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