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远先生学者师,此郎超诣可传衣。
凌云才子声名早,煮海粗官气力微。
二尺檠商今与古,三家村有是和非。
直须满了葵丘戍,策杖溪边待璧归。
德远先生学者师,此郎超诣可传衣。
凌云才子声名早,煮海粗官气力微。
二尺檠商今与古,三家村有是和非。
直须满了葵丘戍,策杖溪边待璧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山甫赴岭口仓与黄兄来复同载》。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朋友学识和才华的赞赏,以及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情感。
"德远先生学者师,此郎超诣可传衣。" 这两句点出了被送别的人物,是一位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先生,其学识足以使他成为后人的楷模,"此郎" 指的应该是山甫,而 "超诣" 表示其学问之深厚,"可传衣" 则象征着可以承继先贤衣钵。
"凌云才子声名早,煮海粗官气力微。"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山甫的赞誉,称他为 "凌云才子",意味着其才能如同凌驾云端,声名远播且至早显现。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世间权位、官职的看法,即使是煮海(比喻巨大力量)也不过是一种外在的、有限的能力。
"二尺檠商今与古,三家村有是和非。" 这两句则转向了对诗人与友人的交往,"二尺檠商" 比喻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品鉴,如同用二尺长的竹简来记录古今之事;而 "三家村" 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地点或是隐喻,他们在那里有过讨论,有的是非。
最后两句 "直须满了葵丘戍,策杖溪边待璧归。" 表达了诗人对山甫赴岭口仓的期待与祝愿。希望他的才能得以施展,如同守卫葵丘戍一样坚固而稳定;同时,也表露出对黄兄来复同载的期盼,希望他能够如璧(美玉)般光彩夺目地归来。
整首诗流露出深厚的情谊和高远的期待,是一篇情真意切、文采飞扬的送别之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