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评桂山,推尔居第一。
豁然碧瑶户,夹以苍玉壁。
中有无底渊,黑浪常荡潏。
谅当剖判初,倍费造化力。
雷嗔斧山开,龙怒裂石出。
至今绝顶上,千丈留尾脊。
宁论儿女子,壮夫股为慄。
我来欲题名,腕弱墨不食。
摩挲狄李碑,文字尚简质。
今人未知贵,后代始宝惜。
洑流工骇舟,久游觉萧瑟。
岩屋宽如家,回棹聊愒息。
先贤评桂山,推尔居第一。
豁然碧瑶户,夹以苍玉壁。
中有无底渊,黑浪常荡潏。
谅当剖判初,倍费造化力。
雷嗔斧山开,龙怒裂石出。
至今绝顶上,千丈留尾脊。
宁论儿女子,壮夫股为慄。
我来欲题名,腕弱墨不食。
摩挲狄李碑,文字尚简质。
今人未知贵,后代始宝惜。
洑流工骇舟,久游觉萧瑟。
岩屋宽如家,回棹聊愒息。
这首诗描绘了桂山的一处洞穴——龙隐洞,其景色雄伟而神秘。开头四句通过“先贤评桂山,推尔居第一”表明该洞的非凡之处,然后用“豁然碧瑶户,夹以苍玉壁”形容洞口如同碧绿的琉璃门户,被青翠的玉质岩壁所环绕。接下来的“中有无底渊,黑浪常荡潏”则揭示了洞内深邃莫测的水域和翻腾的黑色波涛。
诗人通过“谅当剖判初,倍费造化力”暗示了这洞穴形成的自然奇迹,是经过无数岁月的风化、侵蚀而成。紧接着,“雷嗔斧山开,龙怒裂石出”则以壮观的语言描绘了洞穴的诞生过程,如同天雷震鸣,神龙发怒,撕裂岩石。
“至今绝顶上,千丈留尾脊”表明洞穴高耸入云,其深邃如同巨龙之脊。以下两句,“宁论儿女子,壮夫股为慄”则写出了面对如此宏伟景观时,即使是壮年亦感到胆怯。
诗人自述“吾来欲题名,腕弱墨不食”,表达了自己想要留下名字以彰显此地非凡,但由于手腕无力,墨水难以流淌。接着,“摩挲狄李碑,文字尚简质”则提到了古时刻字于石之风格。
最后两句“今人未知贵,后代始宝惜”表达了诗人对当世之人不识珍奇的感慨,以及对于未来世代将会重视此等自然遗迹的预言。全诗通过描绘龙隐洞的壮丽景象和古人留下的文字,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到的艺术造诣。
五月炎飙起,沿江恣泮涣。
荔子满汀洲,丹霞纷烂熳。
行行出前津,白浪侵云汉。
舟人欣好风,举蒲不能按。
忽见船头舸,巨帆障天畔。
石湖西北来,澜翻太陵乱。
丁宁戒仆夫,吾帆但一半。
迟迟更迟迟,终然亦登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