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书倦复眠,枕畔如山积。
不须更枕书,自有松间石。
把书倦复眠,枕畔如山积。
不须更枕书,自有松间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疲倦读书之后,选择在枕边堆积书籍入眠的情景。诗中“把书倦复眠”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读书至深夜,直至疲惫不堪,最终选择以书为伴,安然入梦的状态。接着,“枕畔如山积”形象地比喻了书籍堆砌在枕边,仿佛一座小山,既表现了书籍之多,也暗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阅读的热爱。
后两句“不须更枕书,自有松间石”,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场景。诗人似乎在说,无需再以书为枕,因为自然界的石头同样可以提供支撑。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也暗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通过对比人工堆砌的书籍与自然界的石头,诗人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在忙碌的阅读之外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读书体验和生活哲学,富有意境,引人深思。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
遇合。事难托。莫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