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毗陵三题·其二》
《毗陵三题·其二》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古风

太平寺壁沧烟浦,亭匀剪得寻丈许。

初惊汹汹欲掀天,熟视方方不踰矩。

潜珍毓怪疑无数,又疑勇斗鲸鹏聚。

掩敛光芒不呈露,定在崩奔漩澓处。

三江既入九派分,南江北江相与邻。

中泠一滴浑不得,滔滔清彻岷山脉。

故家门掩岷山云,送江入海窥蓬瀛。

山遥海阔三万里,一芥不浮长止止。

六鳌不动风不摇,烂银城阙明霞起。

回头观此破屋壁,千涛万浪寻无迹。

乡来有术只观澜,只今观画宁无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的动态美和静谧美。诗人以“太平寺壁沧烟浦”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水边场景,随后通过“亭匀剪得寻丈许”一句,巧妙地描绘了水面上的一小片平静区域。

接下来,“初惊汹汹欲掀天,熟视方方不踰矩”两句,对比强烈,先是描绘了水面上的波涛汹涌,仿佛要掀翻天空,而后又细致地观察到这片平静区域的边界清晰,不越雷池一步,展现了水的多变与和谐并存的特质。

“潜珍毓怪疑无数,又疑勇斗鲸鹏聚”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想象水下可能隐藏着无数珍奇之物,甚至有勇猛如鲸鹏般的生物聚集于此,增添了神秘感和想象力。

“掩敛光芒不呈露,定在崩奔漩澓处”则揭示了水的深邃与力量,光芒被掩盖,却在湍急的漩涡中显现,暗示了自然界的复杂与奥秘。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水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三江既入九派分,南江北江相与邻”,描绘了江河交汇的壮丽景象,体现了自然界的广阔与连通性。

“中泠一滴浑不得,滔滔清彻岷山脉”则强调了水的纯净与源头的深远,即使是最微小的一滴水,也能追溯到遥远的岷山山脉。

“故家门掩岷山云,送江入海窥蓬瀛”表达了对历史与未来的遐想,仿佛古老的家园被岷山的云雾所掩,而江水最终汇入大海,探寻那未知的仙境。

“山遥海阔三万里,一芥不浮长止止”描绘了宏大的自然景观,山与海的距离仿佛有三万里之遥,但在这广阔的天地间,却有一片静止的水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稳定。

最后,“六鳌不动风不摇,烂银城阙明霞起”通过比喻,将水面比作不动的六鳌和闪耀的城阙,在明霞的映照下,展现出一片辉煌与祥和。

“回头观此破屋壁,千涛万浪寻无迹”收尾时,诗人从眼前的景象回溯至内心的感受,尽管眼前是平静的墙面,但心中却仿佛经历了千涛万浪,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秋蕊香.西湖表忠观访桂

恻恻轻寒乍起。吹趋越罗衫子。淡黄楼阁斜阳地。

人语南朝古寺。酒醒须仗花滋味。幽香腻。

今宵何处生秋思。忽忆疏帘月底。

(0)

答左虞都尉

披褐裹连城,谁怜后世名。

艰难谙物态,老大减才情。

我既宁为我,卿还自用卿。

家邻东海上,不负鲁先生。

(0)

最高楼

黄尘里,村墅半榛芜。且幸见吾庐。

春风拂面馀寒在,晨星偻指故交疏。

问家中,猿与鹤,近何如。也不为、柴桑三径菊。

也不为、淇园千亩竹。衰病体、愧簪裾。

坐忘只合匡床倚,行吟仍怯短筇扶。

且安心,重补读,少时书。

(0)

念奴娇

五湖空约,为迷津、翻学鸱夷生计。

钓艇渔舟频唤取,替却駪駪征骑。

蕙带徐搴,荪桡缓荡,万顷玻璃碎。

青溪几折,晚风吹梦无际。

当日跨凤偕归,玉尊双饮,笑语篷窗倚。

一绿鸳波依旧好,谁念羁禽身世。

帝子贞筠,灵均香草,况是埋忧地。

楚骚歌罢,水天何限愁思。

(0)

斋居杂咏二十首·其十三

好学无闻焉,佳兵吾衰矣。

且乐荣启期,不羡鲁施氏。

(0)

濠上逢潘孟乔

河阳公子建安才,柳色吴阊共举杯。

李郭如仙舟并倚,渊云成锦赋亲裁。

青蛾细雨樽前湿,红杏春风江上开。

知己未忘推毂意,昨宵淮府一书来。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