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玉叔方伯以书扇见贻寄荅并与索鲜荔子》
《陈玉叔方伯以书扇见贻寄荅并与索鲜荔子》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飞椷频到瀫江滨,意气宁知岳牧臣。

帝谓旬宣劳大吏,天将形胜属才人。

棠阴护处连三蜀,荔子尝来遍七闽。

道是枫亭神韵绝,可能笼寄隔州民。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名为《陈玉叔方伯以书扇见贻寄答并与索鲜荔子》。诗中描绘了陈玉叔方伯赠予书扇之事,并附以请求品尝新鲜荔枝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地方特产的珍视。

首句“飞椷频到瀫江滨”,生动地描绘了书扇如飞鸟般频繁地抵达瀫江岸边的情景,既表现了陈玉叔方伯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书信传递的便捷与诗意。

“意气宁知岳牧臣”一句,表达了对陈玉叔方伯身份的尊敬与赞美,意在说明其虽为地方官员(岳牧臣),但其意气风发,不拘小节,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豪迈气概。

接着,“帝谓旬宣劳大吏,天将形胜属才人”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帝王与自然赋予了情感与意志,赞扬了陈玉叔方伯作为地方长官的辛劳与贡献,同时也暗示了上天对其才能的赏识与赋予,预示着他的未来将有更广阔的舞台与成就。

“棠阴护处连三蜀,荔子尝来遍七闽”描绘了陈玉叔方伯治理下的地方繁荣景象,棠树荫蔽之处连接着四川、陕西等地,而他品尝过的荔枝则遍及福建七闽之地,展现了其治政有方,不仅关注民生,还推广地方特色,使得地方经济与文化得以发展与传播。

最后,“道是枫亭神韵绝,可能笼寄隔州民”两句,通过对比枫亭的神韵与可能通过笼寄方式送达的荔枝,表达了对陈玉叔方伯独特魅力与地方特产的赞赏。枫亭的神韵难以言表,而荔枝虽远隔州县,却能通过巧妙的方式送达,象征着陈玉叔方伯不仅有能力治理好地方,还能将地方特色与文化推广至更远的地方,留下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陈玉叔方伯的赞美与对地方风情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地方治理与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于友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戊辰元日作·其九

斑斑吾鬒发,已老是姿年。

欲饮无吴酒,长吟只楚篇。

南风吹水淡,朔雪化云鲜。

采十难为养,今春早种田。

(0)

奉寿天雄成少傅

天格康公寿,无疆是此辰。

宗功还介弟,相业似先臣。

玉杖敦长日,金芝得大春。

老人今北极,光抱日重轮。

(0)

送黄太史·其五

老我惟周易,玄亭在日南。

无人问杨氏,夫子即桓谭。

天地心相契,羲皇梦正酣。

京花见知己,为道雪毵毵。

(0)

儿明洪生日示之·其二

九龄犹失学,汝懒岂吾儿。

名父难为子,贫家未得师。

诗书虽不好,纸笔亦同嬉。

弟妹多欢笑,须令祖母知。

(0)

奉酬张超然处士·其一

久知闽海上,处士有君贤。

草野心谁识,春秋论自传。

家浮江左地,客作日南天。

一见成胶漆,情因道义偏。

(0)

黄冈·其七

端溪閒采砚,系艇峡江滨。

匍匐窥岩口,殷勤问峒人。

千金开未得,一片乞须频。

细认莓苔字,方知此穴真。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