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登絓月兰若忆郑二宣》
《九日登絓月兰若忆郑二宣》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微霜初下越王城,衰病逢秋也自轻。

九日登临多纵醉,百年感慨独钟情。

断蝉野寺黄花晚,远树江天白雁晴。

却忆浮丘炎海上,懒题诗句寄同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dēngguàyuèlánruòzhèngèrxuān
míng / lín鸿hóng

wēishuāngchūxiàyuèwángchéngshuāibìngféngqiūqīng

jiǔdēnglínduōzòngzuìbǎiniángǎnkǎizhōngqíng

duànchánhuánghuāwǎnyuǎnshùjiāngtiānbáiyànqíng

quèqiūyánhǎishànglǎnshītóngshē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九日登絓月兰若忆郑二宣》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微霜初下越王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秋意渐浓,寒霜初降的景象,点明了节令——重阳。诗人身处越王城,身体衰病,但面对秋景,心境却因登高而略有轻松。

“九日登临多纵醉”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通过纵情饮酒来排遣时光和感慨,展现了重阳登高的习俗和诗人的情感寄托。然而,“百年感慨独钟情”则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深深感慨,这份孤独之情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显得尤为突出。

“断蝉野寺黄花晚,远树江天白雁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凄清与宁静,断续的蝉鸣、傍晚的黄花、远处的江天和晴空中的白雁,构成了一幅萧瑟而又开阔的画面,寓含着诗人对故人郑二宣的怀念。

最后,诗人“却忆浮丘炎海上,懒题诗句寄同声”回忆起与郑二宣共度的炎海之日,如今只能独自感慨,提笔作诗的兴致也淡了,流露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和无法言说的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使浙江发大梁水驿

蔡河雪消春水生,使者发船将远行。

得遇乡里虽慰意,却念妻子难为情。

草埋金谷楼前路,潮打钱塘江上城。

南北登临总怀古,船中有酒且须倾。

(0)

用韵寄王汉章三首·其二

花县仙人玉雪清,科名词学早蜚声。

共知簪绂家传久,多羡弦歌德化成。

千里山川鲸海岛,五云宫阙凤阳城。

故人相见多青眼,狂客谁怜贺四明。

(0)

题瀛洲夜宴图

天风杂沓送鸣珂,樽俎纷纭乐事多。

明日有人陈奏疏,当筵数问夜如何。

(0)

题唐子华云山歌

国朝画品谁第一,房山尚书赵公子。

二公何以能绝伦,丘壑乃自胸中起。

由来书画总心画,政自不在丹青里。

当时岂无刘与商,屏障纷纶何足齿。

唐侯自是吴兴秀,爱画彷佛郭与李。

长松平远早已工,更上歙州看山水。

归来却师董北苑,参以房山势莫比。

始知绝艺老更成,画师俗辈那知此。

此图三尺谁为赠,云气苍茫石磈磊。

牛羊未归樵子出,户牖寥落苍崖底。

写成不题岁月字,要是头白居乡里。

乾坤浩荡江海空,后人未续前人死。

为君题诗三叹息,世上好手今余几。

鸣呼尚书公子不复见,得见唐侯斯可矣。

(0)

读唐太宗纪·其二

弟兄相贼斁天伦,自古无如舜苦辛。

掩井捐阶危万死,不闻亲杀鼻亭神。

(0)

桃源忆故人.拟代

鸳鸯枕上青山誓。话得十分容易。不料有头无尾。

枉受他调戏。知他又把前翻计。别院应还重试。

暗笑那人知未。薄倖从前既。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