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光倒影金波织。洞箫吹散孤云碧。吴越此南楼。
遮灯有莫愁。回廊人小立,漏箭催何急。
送月两三程。湿莺低柳亭。
岚光倒影金波织。洞箫吹散孤云碧。吴越此南楼。
遮灯有莫愁。回廊人小立,漏箭催何急。
送月两三程。湿莺低柳亭。
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年的词作《菩萨蛮·其二用李太白闺情韵》由龚鼎孳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夜晚的画面。开篇“岚光倒影金波织”,通过“岚光”和“金波”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映照在水面上的景象,犹如细丝交织,富有诗意。接着,“洞箫吹散孤云碧”一句,以洞箫声的悠扬打破夜的静谧,将孤云驱散,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略带寂寞的氛围。
下片转而写到楼中女子的情感,“吴越此南楼。遮灯有莫愁”,暗示了主人公身处江南,可能是在南楼上遥望远方,借“莫愁”之名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接下来,“回廊人小立,漏箭催何急”描绘了主人公在回廊上站立,时间的流逝似乎更加急促,表达了她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期待。
最后两句“送月两三程。湿莺低柳亭”,以“送月”象征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湿莺低柳亭”则通过湿润的莺鸣和低垂的柳枝,渲染出一种凄清的离别情绪,为全词画上了一抹淡淡的哀愁。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夜晚的景色,融入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展现了词人对闺情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灯心生众草,因有始知芳。
綵妓窗偏丽,金桃动更香。
花惊春未尽,焰喜夜初长。
别后空离室,何人借末光。
诸侯惧削地,选士皆不羁。
休隐脱荷芰,将鸣矜羽仪。
甲科争玉片,诗句拟花枝。
君实三楚秀,承家有清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