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随飞鸟暮归鸦,野鹤閒云不定家。
万里黑风吹白浪,一双赤脚踏黄沙。
望山渐喜东林近,去国都忘北岭赊。
粥饭主人何处是,驱鸟遥指路三叉。
朝随飞鸟暮归鸦,野鹤閒云不定家。
万里黑风吹白浪,一双赤脚踏黄沙。
望山渐喜东林近,去国都忘北岭赊。
粥饭主人何处是,驱鸟遥指路三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旅者在万州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首联“朝随飞鸟暮归鸦,野鹤閒云不定家”,以“飞鸟”、“归鸦”、“野鹤”、“閒云”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动态的自然画卷,既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行旅者的孤独与自由。飞鸟朝出暮归,象征着生活的规律与循环;而野鹤与閒云则象征着超脱与自由,表达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颔联“万里黑风吹白浪,一双赤脚踏黄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艰难与壮阔。万里长风卷起白浪,象征着旅途的波折与挑战;赤脚踏过黄沙,则体现了行旅者的坚韧与不屈。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寓意着人生的坎坷与坚持。
颈联“望山渐喜东林近,去国都忘北岭赊”,表达了诗人对目标的渴望与对过往的淡然。随着视线逐渐转向东方的山峦,诗人内心感到喜悦,似乎目的地越来越近;同时,对于曾经离开的国家,诗人已不再挂念,表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豁达与淡泊。
尾联“粥饭主人何处是,驱鸟遥指路三叉”,则以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收尾,引人深思。诗人询问粥饭主人的所在,实际上是在寻找心灵的慰藉与归宿;而驱鸟遥指路三叉,则暗示了选择与决定的重要性,以及在人生旅途中面临的种种可能性与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行旅者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游走,表达了对自由、坚持、目标与选择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归去来兮,吾其老矣何时归?
悟凫鹤之长短,鉴断续之哀悲。
怅野马之过隙,虽绝足而宁追。
予行年五十有五,盖知五十四年之非。
须前因以命驾,岂大寒而方衣。
兹物理之必至,又何资于发微?
吾家不远,可跂可奔。解我簪绂,即吾蓬门。
里闬虽异,室庐具存。
称所有以取给,尚奚择于瓶樽。
课童仆以供役,玩幼稚而开颜。
将有限以加节,异无适而不安。
从宾客之款户,任风雨之当关。
足可及而必到,目可尽而必观。
非梁燕与庭鹊,孰朝往而暮还?
寄终日以冗冗,绝妄心之桓桓!
归去来兮,聊随缘以遨游。
何吾乡之必归,姑稍足而无求。
等天地于逆旅,曷此乐而彼忧!
有客过门而问予,何不返乎先畴?
羊肠纵辔,夜壑移舟。
空断梗之因风,昧死狐之首丘。
但俯仰以托物,徒上下以通流!
予既谢夫不敏,愿进言而少休!已矣乎!
虫以其能知时,祸生有胎神岂留。
羡其可久将安之,焉用必归去自修!
乃其期想荒芜之六凿,时载耨而载耔。
幸洒然而无著,遂寓怀于此诗!
岂前人之敢及,庶知予自信而不疑。
《次韵子瞻追和归去来》【宋·李之仪】归去来兮,吾其老矣何时归?悟凫鹤之长短,鉴断续之哀悲。怅野马之过隙,虽绝足而宁追。予行年五十有五,盖知五十四年之非。须前因以命驾,岂大寒而方衣。兹物理之必至,又何资于发微?吾家不远,可跂可奔。解我簪绂,即吾蓬门。里闬虽异,室庐具存。称所有以取给,尚奚择于瓶樽。课童仆以供役,玩幼稚而开颜。将有限以加节,异无适而不安。从宾客之款户,任风雨之当关。足可及而必到,目可尽而必观。非梁燕与庭鹊,孰朝往而暮还?寄终日以冗冗,绝妄心之桓桓!归去来兮,聊随缘以遨游。何吾乡之必归,姑稍足而无求。等天地于逆旅,曷此乐而彼忧!有客过门而问予,何不返乎先畴?羊肠纵辔,夜壑移舟。空断梗之因风,昧死狐之首丘。但俯仰以托物,徒上下以通流!予既谢夫不敏,愿进言而少休!已矣乎!虫以其能知时,祸生有胎神岂留。羡其可久将安之,焉用必归去自修!乃其期想荒芜之六凿,时载耨而载耔。幸洒然而无著,遂寓怀于此诗!岂前人之敢及,庶知予自信而不疑。
https://shici.929r.com/shici/4xUillGf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