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适不期贵,道存岂偷生?
久忘上封事,复笑升天行。
窜逐宦湘浦,摇心剧悬旌。
始惊陷世议,终欲逃天刑。
岁月杀忧栗,慵疏寡将迎。
追游疑所爱,且复舒吾情。
石角恣幽步,长乌遂遐征。
磴回茂树断,景晏寒川明。
旷望少行人,时闻田鹳鸣。
风篁冒水远,霜稻侵山平。
稍与人事间,益知身世轻。
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
乔木余故国,愿言果丹诚。
四支反田亩,释志东皋耕。
志适不期贵,道存岂偷生?
久忘上封事,复笑升天行。
窜逐宦湘浦,摇心剧悬旌。
始惊陷世议,终欲逃天刑。
岁月杀忧栗,慵疏寡将迎。
追游疑所爱,且复舒吾情。
石角恣幽步,长乌遂遐征。
磴回茂树断,景晏寒川明。
旷望少行人,时闻田鹳鸣。
风篁冒水远,霜稻侵山平。
稍与人事间,益知身世轻。
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
乔木余故国,愿言果丹诚。
四支反田亩,释志东皋耕。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名为《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诗中流露出诗人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心态,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悟。
开篇“志适不期贵,道存岂偷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和信念的坚持,不因外界的富贵或贫贱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接着,“久忘上封事,复笑升天行”则是说诗人对过去的官职生活已经淡忘,更不屑于追求那种通过考试(“升天行”)来获得功名利禄的世俗途径。
中间部分“窜逐宦湘浦,摇心剧悬旌。始惊陷世议,终欲逃天刑。”诗人在描述自己游历于湘江之滨的经历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纷争和名利追求的反感与逃避。
下片“岁月杀忧慄,慵疏寡将迎。追游疑所爱,且复舒吾情。”则是诗人对于年华易逝、忧虑难以释怀的情绪表达,同时也在寻求心灵的安宁与放松。
最后几句“石角恣幽步,长乌遂遐征。磴回茂树断,景晏寒川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美景的喜悦和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淡泊明志的哲学思想。
偶然访藕寻莲,翠凉亭子纹波聚。
阴阴脆柳,新蝉嘶叶,老莺穿树。
借枕迎飙,飞来一阵,冲檐急雨。
爱纷纷水面,游鱼溅沫,翻圆盖,倾珠露。
素手停挥白羽。碧罗天、纤云净暑。
枰敲汞子,坛开药酝,冷香深处。
朱槿花繁,苍苔径洗,过红桥去。
渐流萤点点,高低不定,向池塘舞。
君将隐矣,指浮邱、绝顶仙坛幽绝。
席帽荷衣归去也,门外骊驹衔铁。
谈笑封侯,纵横游说,贱彼仪秦舌。
从兹挥手,不驱城市轮辙。
交尽海内名流,送诗万首,共惜他乡别。
谁识伯鸾高士驾,炊釜不因人热。
十亩松林,三间茅屋,谁道先生拙。
砂床驻老,那愁须鬓如雪。
望沧浪、翠痕凉浸,丝丝似结连理。
并刀剪煮凝脂滑,载酒有人同醉。成底事。
笑不为浮名,也误投竿计。冷枫十里。
想渔市千家,红盐糁碧,羹熟饭云子。
歌桡动,长在白蘋开际。筠笼争涉烟水。
旧游更忆西泠路,三月青青如此。论俊味。
又何待、香鲈亭畔秋风起。年来正拟。
驾小小沙棠,两乡泛宅,日采镜奁里。
桄榔亭畔,西风起、几行雁字。
正江楼、凭栏孤眺,玉山初紫。
双鬓且消梧水月,一樽不换凉州史。
笑从来、手板对人低,而今始。论宦迹,原非志。
称吏隐,谁言是。念世态浮沉,但须如此。
美酝三升差足恋,不然腰折缘何事。
再不然、向旧酒垆傍,寻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