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千古事,风雨百年心。
野兴供高卧,穷愁费苦吟。
荷衣秋色老,茅屋夜寒深。
蓬鬓看霜叶,萧萧不自禁。
乾坤千古事,风雨百年心。
野兴供高卧,穷愁费苦吟。
荷衣秋色老,茅屋夜寒深。
蓬鬓看霜叶,萧萧不自禁。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山中漫题(其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展现了作者的闲适与愁绪。首句“乾坤千古事”寓言了宇宙的永恒和历史的沧桑,次句“风雨百年心”则表达了个人经历的风雨洗礼和内心世界的百转千回。
“野兴供高卧”写出了诗人享受山居生活的闲逸之趣,即使在野外也能找到乐趣,悠然自得。“穷愁费苦吟”则揭示了诗人虽然身处山林,但内心的贫困和忧虑仍需通过诗歌来抒发。
“荷衣秋色老”借荷衣象征诗人清雅的生活态度,而秋色的老去暗示时光流逝,岁月无情。“茅屋夜寒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夜晚的寒冷加深了诗人的孤寂感。
最后两句“蓬鬓看霜叶,萧萧不自禁”描绘了诗人满头白发,凝视着飘落的霜叶,感叹岁月如梭,自己也已年华老去,不禁流露出一种无法抑制的萧瑟与无奈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泊而又深沉的情感世界。
地即尚书省,人惟鸳鹭行。
审时传玉漏,直夜递星郎。
历历闻仙署,泠泠出建章。
自空来断续,随月散凄锵。
物静知声远,寒轻觉夜长。
听馀残月落,曙色满东方。
伊洛有歧路,歧路交朱轮。
轻盖承华景,腾步蹑飞尘。
鸣玉岂朴儒,凭轼皆俊民。
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
余本倦游客,豪彦多旧亲。
倾盖承芳讯,欲鸣当及晨。
守一不足矜,歧路良可遵。
规行无旷迹,矩步岂逮人。
投足绪已尔,四时不必循。
将遂殊涂轨,要子同归津。
昔我从元后,整驾至南乡。
过彼丰沛郡,与君共翱翔。
四节相推斥,季冬风且凉。
众宾会广坐,明镫熺炎光。
清歌制妙声,万舞在中堂。
金罍含甘醴,羽觞行无方。
长夜忘归来,聊且为太康。
四牡向路驰,欢悦诚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