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吴中三年寄湖上一二知已》
《别吴中三年寄湖上一二知已》全文
宋 / 吴龙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麦秋天气觉清和,老尽春风庭下莎。

晚月荒山啼蜀帝,夕阳高树咽齐娥。

三年寒我沧波约,一夜思君白发多。

世路不堪重著脚,相期何地理渔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念和孤独的情感。开篇“麦秋天气觉清和,老尽春风庭下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秋日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留恋。这里的“麦秋”指的是秋季收获的时节,而“天气觉清和”则是对这个季节特有的宁静氛围的描述。紧接着,“老尽春风庭下莎”一句,通过庭院里的细小草木,传达出岁月流逝、春光不再的感慨。

诗人随后转向“晚月荒山啼蜀帝,夕阳高树咽齐娥”两句,这里借助远古的神话故事(蜀帝和齐娥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对话的情境。晚月下的荒山和夕阳照耀下的高树,都成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表达了他对于现实世界的超然和逃避。

接着,“三年寒我沧波约,一夜思君白发多”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三年的时光已经让诗人感到岁月的冷酷,而一夜之间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又使他深刻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变化,即便是年轻时的热血沧桑,也在白发中寻觅。

最后,“世路不堪重著脚,相期何地理渔蓑”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逃避。他感叹世事艰难,不愿再踏入,而“相期何地理渔蓑”的“渔蓑”指的是古代渔夫用以遮风蔽寒的小屋,诗人在这里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庇护所,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与心中所想的人共同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历史神话的巧妙借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逃离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作者介绍

吴龙翰
朝代:宋   号:古梅   籍贯:歙县   生辰:1229—?

吴龙翰(1229—?)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吴龙翰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西塘归棹

清凉秋半半阴天,湖上烟波正渺然。

芳草似帆行罨岸,青山如画走随船。

夕阳烟尽霞争赤,江月云开夜独圆。

多少繁华乱离歇,水门零落莫山前。

(0)

辛亥岁暮杂诗二十首·其五

伤心重过好池台,满地斜阳鸟雀哀。

九锡不封交让树,瓣香独祭返魂梅。

丹梯自傍长廊转,青琐仍通别馆开。

犹记年时残酒醒,笙箫飞出隔墙来。

(0)

虞城杂感八首·其七

云横西北路盘盘,积雨空岩翠已干。

吾谷依然枫叶尽,鸽峰无恙草堂寒。

鹤归城郭应非旧,龙去山川未改观。

伫立疏林斜照里,停杯薄醉不成欢。

(0)

桃花

一代才名数柳刘,庙堂人物尽风流。

相公剩识桃花字,题壁诗成换播州。

(0)

题江陵张文忠画像

双鬓谈兵据上台,蛇嗔虎怒费疑猜。

筹边祗用三娘子,戚李原非大将才。

(0)

咏史·其一

要害年来略丧亡,金缯倾国苦相偿。

谋曹鬼自争新故,救赵人方议短长。

空向市驴呼令仆,坐看屠狗化侯王。

汉廷亦有河南守,未肯腾章荐洛阳。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