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名数柳刘,庙堂人物尽风流。
相公剩识桃花字,题壁诗成换播州。
一代才名数柳刘,庙堂人物尽风流。
相公剩识桃花字,题壁诗成换播州。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名为《桃花》。在诗中,李希圣以“一代才名数柳刘,庙堂人物尽风流”开篇,巧妙地将“柳”与“刘”并提,暗喻了诗中的主角与古代文人雅士的才情相媲美,同时“庙堂人物尽风流”则暗示了诗中人物在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上的高雅。
接着,“相公剩识桃花字,题壁诗成换播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桃花字”并非实指桃花的字形,而是借用了“桃花”的意象,象征着诗中人物的才华和情感。通过“题壁诗成换播州”,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中人物的诗歌作品如同桃花般美丽,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甚至影响深远,以至于后世提及此地时,都会联想到这位诗人的佳作。
整体而言,这首《桃花》诗通过对桃花意象的巧妙运用,以及对历史典故的恰当引用,展现了诗人对才华横溢之士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优秀文学作品能够跨越时空,长久流传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