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溪南路,于今忍重经。
东来待樽俎,南去哭丹青。
四裔传碑版,谁人作志铭。
屏山空矗矗,涧水暗泠泠。
寂寞溪南路,于今忍重经。
东来待樽俎,南去哭丹青。
四裔传碑版,谁人作志铭。
屏山空矗矗,涧水暗泠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悼念故友南涧先生的挽诗第三首。诗人以寂寞的小路为背景,表达了对南涧先生离世后的深深哀思。"寂寞溪南路"描绘了环境的冷清和孤独,暗示了先生生前可能在此地度过不少时光。"于今忍重经"传达出诗人再次走过这条小路时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东来待樽俎,南去哭丹青",诗人想象着南涧先生如果还在,他们或许会一同饮酒畅谈,或是共论书画,但现在只能独自面对他的离去,令人悲痛。"四裔传碑版,谁人作志铭"表达了对后人如何铭记先生的忧虑,暗示了先生的才华和影响。
最后两句"屏山空矗矗,涧水暗泠泠"以景结情,山依然耸立,水依旧流淌,但先生已逝,只剩下寂静的自然景色,更显出诗人的哀伤与怀念。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悼念和对往昔友情的追忆。
江南种橘繁如粳,尔今独以金为名。
岂非彼俗甚珍惜,谓其可比百鍊精。
千头尽带秋色老,一腹皆饱晨霜清。
初筵特此献磊落,满座不觉窥光晶。
宝肆豪华竞相胜,玛瑙散入雕盘盈。
珠庭变化望已久,仙丹忽向洪炉成。
试侵香润擘圆粒,齿牙滴沥沾冰琼。
自怜孤根出远土,得并众果亲杯觥。
赤心可耻不嗤枣,虚表无用安须橙。
辛酸甘苦各存味,赖有知者加题评。
哀哀复哀哀,哀哀至此极。
孤儿与慈母,中路忽相失。
恍惚须臾閒,终日不复得。
谁复坐我堂,谁复入我室。
谁复饮儿酒,谁复哺儿食。
儿饥复谁念,儿寒复谁恤。
耳不闻慈语,目不见慈色。
譬如行路人,日远如一日。
行人犹可期,远道犹可追。
天穷地尽处,一日犹可归。
哀哀复哀哀,此去无尽时。
谁言生离别,不知死别离。
君不见人已闭门鸟已栖,黄昏冢畔孤儿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