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贵阳山中杂兴·其一》
《贵阳山中杂兴·其一》全文
清 / 李良年   形式: 古风

众峰如涌潮,城孤若小艇。

客居倚青峭,佳处要须领。

朝霭淡益秀,流泉响逾静,屋顶得初霁,阶前落山影。

尘心夙所袪,百事浮云等。

惟应读我书,销此佳日永。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良年的《贵阳山中杂兴(其一)》描绘了山中独特的景致和诗人的心境。首句“众峰如涌潮”运用比喻,生动展现了山峰起伏连绵,如同潮水般壮观。而“城孤若小艇”则以小艇作比,形象地刻画出城市在群山环绕中的孤独与渺小。

诗人寓居于这青峭的山间,深知“佳处要须领”,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领悟。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朝霭淡益秀”描绘早晨薄雾中的山色更加清秀,“流泉响逾静”则以泉水声衬托环境的宁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幽深与宁谧。

“屋顶得初霁,阶前落山影”两句,写出了雨后初晴的景象,阳光透过屋顶,阶前投下山的影子,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诗人借此表达心境的澄明,尘世烦恼仿佛消散,一切事物都如浮云般淡然。

最后两句“尘心夙所袪,百事浮云等”直抒胸臆,表示诗人已经去除尘俗之心,将世间琐事看淡,只剩下阅读诗书的乐趣,希望能在这美好的山中度过悠长的日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贵阳山中的景色,同时也传达了诗人超脱尘世、享受自然的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李良年
朝代:清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猜你喜欢

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其一

疫疠饥荒相继作,乡民千万死无辜。

浮尸暴骨处处有,束薪斗粟家家无。

只缘后政异前政,致得今吴非昔吴。

寄语长民当自责,莫将天数厚相诬。

(0)

送同年李进士郁归省

忆昔挟长策,同上黄金台。

排云叫阊阖,竞吐琅玕才。

日华丽五色,星采联三台。

春风曲江宴,烂醉流霞杯。

香衢控玉勒,飞盖相追随。

长歌激层汉,此乐真快哉。

遂令名与姓,一日传九垓。

鹄立侍通明,恍若登蓬莱。

我约赴星期,袖拂天香回。

君思定省旷,又向家山来。

解后遇金陵,倾写怀抱开。

交深志逾合,敬久情不衰。

欣然叙畴昨,共酌葡萄醅。

未谐投辖欢,且复张帆催。

飞飞白云远,淼淼清流洄。

到家亲意舒,喜色知盈腮。

升堂奉甘旨,拜舞应徘徊。

岂惟邦家光,实为闾里辉。

私恩既云遂,公义未可乖。

涉川藉舟楫,调鼎资盐梅。

我将驾大舶,临风溯长淮。

朝阳菶菶枝,高冈迟凤喈。聊兹一分手,离思?能裁。

(0)

秋山行旅

客路青山外,萧条尽白云。

猿啼山寂寂,霜降叶纷纷。

野寺鸣烟磬,空林带夕曛。

望乡心未已,残笛不堪闻。

(0)

七月流火

人间逄七月,大火向西流。

民事终嫌晚,天时始应秋。

三星低北户,万象拱南州。

箕尾同成纬,珠玑异缀旒。

金波分穆穆,银汉与悠悠。

类烛辉瑶席,疑萤度玉楼。

色连朱阁迥,光动翠帘幽。

栗烈将催候,晶荧故眩眸。

气随霜露变,事逐岁年遒。

布帛堪为褐,狐狸可制裘。

先时还有备,卒岁每无忧。

偶读豳风作,端为大业谋。

愿陈忠厚意,万一贲皇猷。

(0)

夜起庵杂诗·其三

息庵阿所好,赋诗必龙州。

龙州我方壮,短后经三秋。

边民幸安枕,将士和无尤。

兴学乃吾罪,肇乱终难收。

弹指二十年,沧海方横流。

所学作何用,徒为知己羞。

(0)

奉和龙西雨自洪见寄

青楼风月故相干,慷慨樽前舞地宽。

锦绣春明花富贵,琅玕昼静竹平安。

杉关旗鼓元戎胜,闽海舟车去客欢。

旧日交亲应有问,一蓑烟雨楚江寒。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