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庵阿所好,赋诗必龙州。
龙州我方壮,短后经三秋。
边民幸安枕,将士和无尤。
兴学乃吾罪,肇乱终难收。
弹指二十年,沧海方横流。
所学作何用,徒为知己羞。
息庵阿所好,赋诗必龙州。
龙州我方壮,短后经三秋。
边民幸安枕,将士和无尤。
兴学乃吾罪,肇乱终难收。
弹指二十年,沧海方横流。
所学作何用,徒为知己羞。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夜起庵杂诗》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以自我反思的口吻,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感慨和个人责任的沉思。
首句“息庵阿所好,赋诗必龙州”暗示了诗人与朋友息庵在龙州相聚,共同创作诗歌的美好时光。接着,“龙州我方壮,短后经三秋”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在龙州的豪情壮志,但时间匆匆,转眼已过去了三年。
“边民幸安枕,将士和无尤”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境安宁、军民和谐的欣慰,但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妥善处理政务的自责。“兴学乃吾罪,肇乱终难收”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认为自己未能有效推动教育,导致社会动荡的遗憾。
最后两句“弹指二十年,沧海方横流”感慨岁月如梭,世事变迁,而自己所学并未能带来预期的安定局面,只能让知心的朋友感到羞愧。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作为知识分子的担当和自省。
气如牵丝汗如水,小窗长凭乌皮几。
六合一甑蒸雨山,矫然欠伸望诗垒。
城南城北三十里,出门何之茧余趾。
平生投辖是谁家,岂不相寻醉乡里。
昨朝疏食常见邀,已怕青鞋在泥滓。
高堂众彦集清风,脱略边幅去臧否。
况我从来有成约,往又不勇嗟委靡。
江湖虽宽暑雨深,彼蒲与荷美人美。
安得提携冰雪仙,直上虚空驰騄駬。
总角习义方,结发事明主。
栉纵豸且貂,勤劳几寒暑。
青皇一顾中,遂与国人伍。
区别垂鬒云,岐分戢鸦羽。
昔我秋谷公,爬搔净寰宇。
象贤实无愧,冠服俨前矩。
愿言寿而康,三握勿为苦。
他年麟阁上,雪鬓照簪组。
何用拭肝石,道贵随所处。
老我任飞蓬,歌诗美绳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