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疠饥荒相继作,乡民千万死无辜。
浮尸暴骨处处有,束薪斗粟家家无。
只缘后政异前政,致得今吴非昔吴。
寄语长民当自责,莫将天数厚相诬。
疫疠饥荒相继作,乡民千万死无辜。
浮尸暴骨处处有,束薪斗粟家家无。
只缘后政异前政,致得今吴非昔吴。
寄语长民当自责,莫将天数厚相诬。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其一)》描绘了社会动荡时期百姓的苦难生活。诗中通过"疫疠饥荒相继作,乡民千万死无辜",展现了瘟疫和饥荒接踵而至,导致大量无辜民众丧生的悲惨景象。"浮尸暴骨处处有,束薪斗粟家家无"进一步强调了死亡的普遍和生活的艰难,连基本的柴火和粮食都变得极其匮乏。
诗人借此揭示了前后政策变化带来的后果:"只缘后政异前政,致得今吴非昔吴",暗示当前社会状况与过去相比大不如前,是由于统治者政策失当。最后,诗人以"寄语长民当自责,莫将天数厚相诬"告诫地方官员应当自我反省,不要将社会问题归咎于天命,表达了对改善民生的期待和对官员责任的警示。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警世意义。
去夏遣使册封滇,贼臣矫诏封使还。
滇人请命求国号,廷议可否将一年。
国号拟上上未允,郧国将军来朝天。
将军入朝沮封议,旧主封者谁敢异!
坐召滇使谒楼船,词严义正色凛然。
自陈己罪「犯京阙」,汝曹徒扰西南偏!
圣恩赦我宁有汝,与我同心报明主!
本朝异姓无王爵,上违祖制谁敢许!
鞭弭櫜鞬足周旋,汝曹勿欺天子孱!
滇使叩头唯唯退,举朝争叹将军贤!
将军此议真不朽,滇人闻言能信否?
为语使者复命归,勿谓议出廷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