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已信付寒灰,物外惊疑何处来?
自是禅心死未尽,尚留俗相与人猜。
此生已信付寒灰,物外惊疑何处来?
自是禅心死未尽,尚留俗相与人猜。
这首诗《行路难(其五十三)》由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禅悟以及世俗社会关系的独特见解。
首句“此生已信付寒灰”,诗人以“寒灰”比喻生命的消逝和无常,暗示自己对人生已经持有超然的态度,将生命视为一种自然的消亡过程,不再执着于物质的存在。这种态度体现了佛教中关于生死轮回、万物皆空的思想。
次句“物外惊疑何处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起源的疑惑,以及对于超脱世俗之外的神秘存在的好奇与敬畏。这里的“物外”不仅指物理世界的边界,更可能象征着精神或心灵的超越领域,诗人似乎在探索生命与存在的更深层面。
第三句“自是禅心死未尽”,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性。尽管他已对生命持有超然的态度,但“禅心”中的某些东西并未完全消散,暗示着即使在追求禅悟的过程中,也难以彻底摆脱世俗情感和欲望的影响。这反映了禅宗中“悟而未尽”的概念,即在悟道的同时,仍需不断修行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最后一句“尚留俗相与人猜”,则点明了诗人对自身形象和社会角色的反思。即使在内心深处追求超脱,但外在的“俗相”——即世俗社会赋予的身份、行为和形象——仍然存在,并且可能被他人解读和猜测。这既是对个人身份认同的探讨,也是对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中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禅悟过程以及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我认知和宇宙真理的不懈追求。
莎厅风露洒新秋,高跨榕梁豁远眸。
绿水不波凉樾美,青云得路亘虹修。
天涯樽酒星同聚,月地车帷夕共游。
三匝巢林馀倦翮,无烦乌鹊到桥头。
十年游迹半海内,山高泽大目匪夷。
未知涨海以外更何物,梦飞不到身亲之。
君也岂浪游,吾宁为饥驱。
自开辟以来,环瀛绝岛居人稀。
章步未经,禹迹所遗。蛟龙云霁于此晦塞而■蚭。
吾与君,奚以驾鲎帆。
乘鹏风,历水程,十有一更而南为。
即今海涛长吼秋宵迟,枕上荐雷生客思。
虽然斯地不霜雪,奈何盈颠白发惨淡偏如丝。
朝来手君录别句,羁愁离绪不可支。
君行有日先我驰,我则谁为苦絷维。
曰归不得归,揽袂相咨嗟。
且复进君酒,酒酣赠以诗。
重洋四望皆渺瀰,慎勿轻潮狎浪矜吴儿。
忠信波涛纵易涉,愿君且待水天如鉴,月静风恬时。
《长歌送吴山辉还浙》【清·张湄】十年游迹半海内,山高泽大目匪夷。未知涨海以外更何物,梦飞不到身亲之。君也岂浪游,吾宁为饥驱。自开辟以来,环瀛绝岛居人稀。章步未经,禹迹所遗。蛟龙云霁于此晦塞而■蚭。吾与君,奚以驾鲎帆。乘鹏风,历水程,十有一更而南为。即今海涛长吼秋宵迟,枕上荐雷生客思。虽然斯地不霜雪,奈何盈颠白发惨淡偏如丝。朝来手君录别句,羁愁离绪不可支。君行有日先我驰,我则谁为苦絷维。曰归不得归,揽袂相咨嗟。且复进君酒,酒酣赠以诗。重洋四望皆渺瀰,慎勿轻潮狎浪矜吴儿。忠信波涛纵易涉,愿君且待水天如鉴,月静风恬时。
https://shici.929r.com/shici/ZELJuipHz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