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刁骚西日暝,爆竹满城独客警。
送神何归云上天,云车飙马相腾骞。
胶牙饧果臈尾酎,饮食媚神术不售。
居高听卑天耳聪,灶君有言长落后,安用黄羊致暴富。
海风刁骚西日暝,爆竹满城独客警。
送神何归云上天,云车飙马相腾骞。
胶牙饧果臈尾酎,饮食媚神术不售。
居高听卑天耳聪,灶君有言长落后,安用黄羊致暴富。
这首《祀灶词》由清代诗人张湄所作,描绘了祭祀灶神的场景与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民间祭祀活动的风俗与情感。
首句“海风刁骚西日瞑”,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海风轻拂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接着,“爆竹满城独客警”一句,将热闹的节日气氛与孤独的旅人形成对比,凸显了节日中的孤独感。
“送神何归云上天,云车飙马相腾骞”两句,通过想象神灵乘坐云车、飞马升天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胶牙饧果臈尾酎,饮食媚神术不售”描述了祭祀时供奉的食物,如糖胶、糖果、腊肉和酒等,希望通过这些食物来讨好神灵,但似乎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居高听卑天耳聪,灶君有言长落后,安用黄羊致暴富”则表达了对神明公正性的质疑,认为即使虔诚地供奉,也未必能获得财富,体现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整体而言,《祀灶词》不仅描绘了祭祀的仪式与场景,还蕴含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神灵信仰与社会现实的复杂情感交织。
景萧疏,楚江那更高秋。
远连天,茫茫都是,败芦枯蓼汀洲。
认炊烟,几家蜗舍,映夕照,一簇渔舟。
去国虽遥,宁亲渐近,数峰青处是吾州。
便乘取,波平风静,荃棹且夷犹。
关情有,冥冥去雁,拍拍轻鸥。
忽追思,当年往事,惹起无限羁愁。
拄笏朝来多爽气,秉烛夜永足清游。
翠袖香寒,朱弦韵悄,无情江水只东流。
柂楼晚,清商哀怨,还听隔船讴。
无言久,馀霞散绮,烟际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