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青山外,萧条尽白云。
猿啼山寂寂,霜降叶纷纷。
野寺鸣烟磬,空林带夕曛。
望乡心未已,残笛不堪闻。
客路青山外,萧条尽白云。
猿啼山寂寂,霜降叶纷纷。
野寺鸣烟磬,空林带夕曛。
望乡心未已,残笛不堪闻。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秋山行旅》描绘了一幅深秋山行图景。首句“客路青山外”,以客人的视角,展现出旅途的遥远和艰辛,青山之外,暗示着归乡之路漫长。接下来的“萧条尽白云”描绘了山色的苍茫与空旷,白云缭绕,更显孤独与寂寥。
“猿啼山寂寂”通过猿猴的哀鸣声,渲染出山中的静谧与凄清,进一步强化了旅途的孤寂感。而“霜降叶纷纷”则描绘了秋霜打落树叶的景象,落叶飘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旅途的疲惫。
“野寺鸣烟磬,空林带夕曛”写出了旅人途经荒野寺庙,听到傍晚时分的钟声,空旷的树林被夕阳余晖染成一片金黄,增添了旅途的孤独与禅意。
最后两句“望乡心未已,残笛不堪闻”,直接抒发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即使身处异乡,那份思乡之情仍未消减,而远处传来的断断续续的笛声,更是触动了游子内心深处的乡愁,令人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山行旅的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