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
渡头少年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
渡头少年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远去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
"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 这两句开篇便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江山景象。"荆门滩"指的是长江中的一个险滩,"急水潺潺"形容了激流汹涌的声音,给人一种强烈的视听冲击。而"两岸猿啼烟满山"则是对远处山峦中猿啼声和迷雾交织出的诗意画面。这里的"猿啼"不仅传达了自然界的声音,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孤寂与哀愁。
"渡头少年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这两句则转入对离别之情的抒写。"渡头少年"指的是即将远行的年轻人,而"应官去"说明了他是因为仕途上的召唤而不得不离开。这一去,不仅空间上与亲友相隔,而且时间上也难以再次回望,故有"月落西陵望不还"之叹。这里的"月落"象征着夜色渐深,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郁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官途生涯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