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枝词·其一》
《竹枝词·其一》全文
唐 / 李涉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

渡头少年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0)
注释
荆门滩:地名,指荆门这个地方的江边滩地。
急:形容水流速度快。
水潺潺:流水声。
两岸:江的两边。
猿啼:猿猴的叫声。
烟满山:山间弥漫着雾气。
渡头:江边的码头。
少年:年轻的男子。
应官去:因公事离开。
月落:月亮落下。
西陵:古代地名,这里指长江边的西陵峡。
望不还:望着远方,期待他回来却不见踪影。
翻译
荆门滩上的水流湍急,潺潺作响。
两岸的猿猴啼叫,山间烟雾弥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远去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

"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 这两句开篇便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江山景象。"荆门滩"指的是长江中的一个险滩,"急水潺潺"形容了激流汹涌的声音,给人一种强烈的视听冲击。而"两岸猿啼烟满山"则是对远处山峦中猿啼声和迷雾交织出的诗意画面。这里的"猿啼"不仅传达了自然界的声音,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孤寂与哀愁。

"渡头少年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这两句则转入对离别之情的抒写。"渡头少年"指的是即将远行的年轻人,而"应官去"说明了他是因为仕途上的召唤而不得不离开。这一去,不仅空间上与亲友相隔,而且时间上也难以再次回望,故有"月落西陵望不还"之叹。这里的"月落"象征着夜色渐深,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郁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官途生涯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李涉

李涉
朝代:唐   字:不详   籍贯:洛(今河南洛阳)   生辰:约806年前后在世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猜你喜欢

刘景阳东斋

松阴连竹影,中有芜苔井。

清风此地多,白日空自永。

景阳公干孙,诗句得真景。

劝我不须归,月出东斋静。

(0)

送崔定

未知游子意,何不避炎蒸?

几日到汉水,新蝉鸣杜陵。

秋江待得月,夜语恨无僧。

巴峡吟过否,连天十二层。

(0)

送罗少府归牛渚

作尉长安始三日,忽思牛渚梦天台。

楚山远色独归去,灞水空流相送回。

霜覆鹤身松子落,月分萤影石房开。

白云多处应频到,寒涧泠泠漱古苔。

(0)

思游边友人

凝愁对孤烛,昨日饮离杯。

叶下故人去,天中新雁来。

连沙秋草薄,带雪暮山开。

苑北红尘道,何时见远回。

(0)

送灵应上人

遍参尊宿游方久,名岳奇峰问此公。

五月半间看瀑布,青城山里白云中。

(0)

重别南给事

谪宦三年尚未回,故人今日又重来。

闻道崖州一千里,今朝须尽数千杯。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