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游子意,何不避炎蒸?
几日到汉水,新蝉鸣杜陵。
秋江待得月,夜语恨无僧。
巴峡吟过否,连天十二层。
未知游子意,何不避炎蒸?
几日到汉水,新蝉鸣杜陵。
秋江待得月,夜语恨无僧。
巴峡吟过否,连天十二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远行的场景和心境,诗人表达了对其离去的担忧与不舍。"未知游子意,何不避炎蒸?"开篇即提出问题,仿佛在询问远去的友人,为何不留下避暑,而要踏上长途。这两句设定了一种关切的情感基调。
接着的"几日到汉水,新蝉鸣杜陵。"则描绘了游子的行程,将至汉水之时正值蝉翼初生啁啾,传达出一种季节流转和旅途孤寂的情景。
"秋江待得月,夜语恨无僧。"这两句诗中,秋江夜晚静谧,只有月光相伴,而游子与之夜谈,却缺少了愿意聆听的僧侣。这不仅描绘了旅途中的寂寞,更透露出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和对交流的渴望。
"巴峡吟过否,连天十二层。"最后两句则以壮丽的景象作为结束,游子经过著名的险峻之地—巴峡,其吟唱声如同穿梭于山间,直达云霄,十二层的高大形容了声音的宏伟和情感的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离愁别绪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玄雨高秋集九龙,东天震旦主诸峰。
青蜺座踞黄金筑,紫凤书衔白玉封。
赐到屡鸣官寺鼓,召归兼听御楼钟。
雄文独步专三氏,大法全提正五宗。
筵拥方来无数众,仓分邻住有馀舂。
诗留杜甫频茶碗,社许陶潜更酒钟。
凉夜热眠贪梦蝶,清朝苦思困吟蛩。
昙华世界惭吾晚,桂子天香喜气浓。
住世几何论小劫,陈诗再拜谢疏慵。
随班作客应长席,归醉从儿且小筇。
步出城西门,晴日光离离。
不知春浅深,绿叶含晓滋。
感兹时物变,但恐毛发衰。
徘徊燕山亭,胜友相追随。
鲜鲜棠梨花,灼灼丁香蕤。
节序固已晚,聊复折一枝。
缅怀古之人,俯仰令心悲。
草玄良自苦,献璞宁非痴?
何如即时酒,歌我浮云诗。
渔人发清响,远过竹与丝。
风吹罗衣裳,为子舞僛僛。
微酣剧谈笑,倒景已莫追。
为乐慎勿极,苟无负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