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怨》
《春怨》全文
唐 / 刘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绣林红岸落花钿,故去新来感自然。

绝塞杪春悲汉月,长林深夜泣缃弦。

锦书雁断应难寄,菱镜鸾孤貌可怜。

独倚画屏人不会,梦魂才别戍楼边。

(0)
注释
绣林:装饰华丽的树林。
落花钿:飘落的花朵装饰品。
故去:过去。
新来:现在。
感自然:感慨自然的变化。
绝塞:极远的边疆。
杪春:暮春。
汉月:指代汉朝的月亮,可能象征国家或故乡。
缃弦:淡黄色的琴弦。
锦书雁断:用锦书写的信件无法通过鸿雁传递。
菱镜鸾孤:菱形镜子中的孤鸾,比喻孤独的自己。
画屏:装饰有图案的屏风。
梦魂:梦境中的灵魂。
戍楼:边防的岗楼。
翻译
绣林中红花飘落在岸边,旧去新来让我感叹大自然的变迁。
在遥远的边塞,春天将尽时,我为汉月的凄凉而悲伤,深夜在寂静的树林中,琴声如泣如诉。
想要寄出的锦书信件恐怕难以送达,菱镜中的孤鸾形象显得多么可怜。
独自倚靠在画屏前,无人能理解我的心情,只有梦魂在边关戍楼边与我相会。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片哀愁与孤寂的意境。"绣林红岸落花钿",以鲜明的色彩展现了春天景致,但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常感。"故去新来感自然"则是对这种情感的总结,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宿命观。

诗人接着写道:"绝塞杪春悲汉月",这里的"绝塞"指的是边塞孤寂的景象,而"杪春"则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悲汉月"中,"汉月"或许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美丽而忧郁的女子,这里用来表达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

在夜深人静的长林中,诗人写道:"长林深夜泣缃弦"。这里的"泣"字极力渲染了诗人的哀伤心情,而"缃弦"则是古代一种乐器,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内心的悲音。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锦书雁断应难寄"。这里的"锦书"指的是装饰华丽的信件,而"雁断"则是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之一,即通过大雁传递书信。但即使如此,诗人也感到这种方式无法完全传达自己的情感。

"菱镜鸾孤貌可怜"一句,则描写了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景象。"菱镜"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装饰物,而"鸾"则是一种神鸟,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孤独中的美丽。

最后,诗人在画屏前感到无人理解:"独倚画屏人不会"。这里的"独倚"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而"画屏"则可能是诗人心灵的寄托。结尾的"梦魂才别戍楼边",表达了一种即便是在梦中也难以割舍的情愫。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心境。

作者介绍

刘兼
朝代:唐

刘兼,[约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即约周末宋初间前后在世)字不详,长安人,官荣州刺史。兼著有诗一卷,(《全唐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和散木韵·其五

间随马少游,乡里度春秋。

洗药松根下,分花水市头。

请云遮谷口,与俗割鸿沟。

一味鸥鹥去,长年百不忧。

(0)

元夕舟中同马元龙夜话

夜深蜡燄残,月色净诸峦。

近水临窗语,和烟带树看。

貌兼杉影瘦,思入井冰寒。

办得一番死,参禅也不难。

(0)

尊经阁偶成

一月户长扃,幽廊雨过腥。

云生山被酒,客去鸟听经。

碑古漏痕遍,槐高日影青。

郑家书带草,随意满斋庭。

(0)

憩法相

峰脚微微仄,篁梢个个清。

听钟龙忏悔,入室虎经行。

鞭笋和泥重,头茶带纸轻。

山僧谈往事,一倍惜尘情。

(0)

惜日

芳树低檐浅,游丝绕户牵。

闲情观秘戏,消日坐枯禅。

范蠡藏身险,庄周入梦颠。

浮生如石火,何物可长年。

(0)

集张园分得对字

秋芳老尽枯香在,缸花夜煖朱丝佩。

洞庭橘子割霜寒,碧碗青盘雅相对。

钓月半窗吐薄晖,长眉小史换宫衣。

金炉火急焦声碎,杯面鱼珠点点飞。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