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山万壑争流潝,溪石团团马蹄絷。
大者如鼓小如拳,溪面谁填递疏密。
水挟沙流石动移,大石小石荡摩涩。
海风横刮入溪寒,故纵溪流作鬐鬣。
水方没胫已难行,水至拦腰命呼吸。
夏秋之间势益狂,瀰漫五里无舟楫。
往来溺此不知谁,征魂夜夜溪旁泣。
山崩岩壑深复深,此中定有蛟龙蛰。
崩山万壑争流潝,溪石团团马蹄絷。
大者如鼓小如拳,溪面谁填递疏密。
水挟沙流石动移,大石小石荡摩涩。
海风横刮入溪寒,故纵溪流作鬐鬣。
水方没胫已难行,水至拦腰命呼吸。
夏秋之间势益狂,瀰漫五里无舟楫。
往来溺此不知谁,征魂夜夜溪旁泣。
山崩岩壑深复深,此中定有蛟龙蛰。
这首诗描绘了大甲溪的壮丽与险峻,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诗人以“崩山万壑争流潝”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山峦与溪流的激烈互动,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力量。接着,“溪石团团马蹄絷”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挑战的场景,马蹄被溪石束缚,暗示了前行的艰难。
随后,诗人通过“大者如鼓小如拳”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溪水中石头的大小不一,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复杂性。接下来的几句“水挟沙流石动移,大石小石荡摩涩”,则细腻地描绘了水流与石头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动态变化给行进带来的困难。
“海风横刮入溪寒,故纵溪流作鬐鬣”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海风引入溪流之中,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外部环境对溪流的影响。紧接着,“水方没胫已难行,水至拦腰命呼吸”这两句,直接描绘了水流上涨时的危险与紧迫感,让人感受到生存的危机。
最后,“夏秋之间势益狂,瀰漫五里无舟楫”点明了季节变换时溪流的狂暴,以及由此带来的交通不便。通过“往来溺此不知谁,征魂夜夜溪旁泣”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往不幸遇难者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自然力量的不可预测性和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渺小。
整首诗以大甲溪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险恶,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力与敬畏。
隋日昏曀东南倾,雷塘风吹草木腥。
平时但忌黑色儿,不知乃有虬髯生。
晋阳龙飞云滃滃,关洛万里即日平。
东征归来脱金甲,天策开府延豪英。
琴书闲暇永清昼,簪履光彩明华星。
高参伊吕列佐命,下者才气犹峥嵘。
但馀一恨到千载,高阳缪公来窜名。
老奸得志国几丧,李氏诛徙连孤婴。
向令亟念履霜戒,危乱安得存勾萌。
众贤一佞祸尚尔,掩卷涕泪临风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