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乌未动清漏残,寥寥空堂生早寒。
相重树色如泼墨,欲落月采成渥丹。
市声嘈嘈入人耳,自笑带星还若此。
栖乌未动清漏残,寥寥空堂生早寒。
相重树色如泼墨,欲落月采成渥丹。
市声嘈嘈入人耳,自笑带星还若此。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天色未明的静谧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夜色渐退、晨光初现的自然景观。首句“栖乌未动清漏残”,生动地描绘了乌鸦尚未醒来,夜间的滴漏声已接近尾声,暗示着夜晚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的宁静时刻。接着,“寥寥空堂生早寒”一句,通过空荡的殿堂和早上的寒冷,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清冷氛围。
“相重树色如泼墨,欲落月采成渥丹”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树木在晨光中的颜色比作被浓墨覆盖,而即将隐没的月亮则像是染上了深红色,形象地展现了日出前的天空色彩变化,以及自然界中色彩的丰富与层次感。
后两句“市声嘈嘈入人耳,自笑带星还若此”,则从静谧的自然景象转向了城市的喧嚣。诗人听到市井的嘈杂声,不禁自嘲,即使带着星辰般的清高与孤独,也难以逃脱世俗生活的纷扰。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以及在自然与社会之间寻求平衡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状态的思考与感悟,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