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母墓》
《刘母墓》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怒虎跑云此处传,到今知是几何年。

一弯碧似回珠浦,数曲青藏瘗玉田。

彤管旋添今日史,白华何补乡来篇。

诔辞尽出骚人社,行橐犹能得细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刘母墓的环境与历史感,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引出对历史变迁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联“怒虎跑云此处传,到今知是几何年”以“怒虎跑云”这一生动的景象开篇,暗示了墓地所在之地曾有过激烈的自然或历史事件,如今已历经无数岁月。这里的“怒虎跑云”可能象征着某种力量或事件的爆发,而“到今知是几何年”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沉思考。

颔联“一弯碧似回珠浦,数曲青藏瘗玉田”进一步描绘了墓地周围的自然风光。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一弯碧似回珠浦”形容水体的清澈与弯曲之美,如同珍珠般的光泽;“数曲青藏瘗玉田”则可能指墓地周围环绕的青山,仿佛是掩埋着珍贵玉石的田野,既展现了墓地的宁静与庄严,也暗含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

颈联“彤管旋添今日史,白华何补乡来篇”转而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墓地。这里“彤管”可能指的是记录历史的工具或文献,暗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墓地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被后人铭记。“白华何补乡来篇”则可能是在反思,尽管历史文献中记载了墓地的故事,但对于故乡的历史传承是否真正有所助益,提出了疑问。

尾联“诔辞尽出骚人社,行橐犹能得细诠”收束全诗,提到诔辞(哀悼逝者的文辞)出自文学社团,意味着墓地的故事被文人墨客所关注和传颂。同时,“行橐犹能得细诠”表明即使在现代,人们仍然能够深入理解并解读这些故事,体现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母墓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时间、文化和传承的思考,展现了对逝者缅怀的同时,也探讨了人类文明与自然、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听邻女吟

含情遥夜几人知,闲咏风流小谢诗。

还似霓旌下烟露,月边吹落上清词。

(0)

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

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

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

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0)

送人归觐河中

青门冢前别,道路武关西。

有寺云连石,无僧叶满溪。

河长随鸟尽,山远与人齐。

觐省波涛县,寒窗响曙鸡。

(0)

和人湘中作

湘川湘岸两荒凉,孤雁号空动旅肠。

一棹寒波思范蠡,满尊醇酒忆陶唐。

年华蒲柳凋衰鬓,身迹萍蓬滞别乡。

不及东流趋广汉,臣心日夜与天长。

(0)

苍颉台

先贤忧民诈,观迹成纲纪。

自有书契来,争及结绳理。

(0)

却到金陵登北固亭

龙形江影隔云深,虎势山光入浪沈。

潮蹙海风驱万里,日浮天堑洞千寻。

众峰作限横空碧,一柱中维彻底金。

还叱楫师看五两,莫令辜负济川心。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