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万里托封侯,太史何须叹滞留。
骨相生来无燕颔,毛锥且复事蝇头。
将军万里托封侯,太史何须叹滞留。
骨相生来无燕颔,毛锥且复事蝇头。
这首诗《试笔》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通过对比将军与文士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个人际遇的感慨。
首句“将军万里托封侯”,描绘了一位将军远征万里,寄托着封侯拜将的雄心壮志。将军的形象充满豪情与理想,他们追求的是战场上的功名与荣耀,渴望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次句“太史何须叹滞留”,则转向了文士的角度。太史,古代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此处借指文人。诗人提出疑问,为何文人需要为自己的滞留而叹息?这既是对文人士子命运多舛的同情,也是对他们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惋惜。
接下来,“骨相生来无燕颔”,以形象的语言描述了文人的外貌特征,暗示他们可能缺乏将军那样的勇猛和外在的威严。燕颔,形容将军英武的面庞,这里用来反衬文人可能不具备的英雄气概。
最后,“毛锥且复事蝇头”,将笔比作毛锥,生动地描绘了文人以写作谋生的艰辛。蝇头,比喻微小的收入或地位,这里形象地表达了文人生活境遇的微薄与不易。
整首诗通过对将军与文士不同命运的对比,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子普遍面临的困境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感慨。诗中蕴含着对时代局限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千人石上来多矣,岂知月夜尤奇伟。
纤尘不动万籁寂,冷然一片潇湘水。
平铺宝簟光莹滑,脚踏白云飞不起。
又如蓝田种玉生未齐,璆琳琅玕高复低。
楼台林影互亏蔽,恍如龙象如狻猊。
众宾兴起歌且舞,持杯互劝行相携。
歌声上遏行云断,舞袖翩跹影凌乱。
僧房有客窃睨之,疑是群仙降霄汉。
生公说法今安在,巨石低头向人拜。
一方明月还可庭,空色元来本无坏。
举杯问月月不言,剑池龙化石依然。
吴王已去那复管,付与吾人一醉眠。
夜光忽暗投,按剑知无因。
倾盖苟如旧,异世为同人。
昔君向远谪,可赎人百身。
纷纷燕蝠辈,相争错晨昏。
对面不相见,肥瘠越与秦。
所愿崇明德,皓首期日新。
物理有相感,波间跃蕤宾。
嗟嗟皇甫规,岂是中州人。
谁云闽吴远,眄睐心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