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其二》
《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其二》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古风

夜光忽暗投,按剑知无因。

倾盖苟如旧,异世为同人。

昔君向远谪,可赎人百身。

纷纷燕蝠辈,相争错晨昏。

对面不相见,肥瘠越与秦。

所愿崇明德,皓首期日新。

物理有相感,波间跃蕤宾。

嗟嗟皇甫规,岂是中州人。

谁云闽吴远,眄睐心所亲。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创作的《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夜光忽暗投,按剑知无因”描绘了夜晚光线突然变得黯淡,诗人手持宝剑,心中充满忧虑,暗示了对友人安危的关切。接着,“倾盖苟如旧,异世为同人”表达了即使时空相隔,但深厚的友谊如同旧时一般,跨越了不同的世界,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

“昔君向远谪,可赎人百身”赞扬友人在被贬谪时的高尚品德,认为他的牺牲可以赎回百人的生命,体现了对友人高尚人格的敬仰。接下来的“纷纷燕蝠辈,相争错晨昏”则讽刺了那些在友人遭遇困难时却争先恐后、无所作为的人,强调了真挚友谊的珍贵。

“对面不相见,肥瘠越与秦”描述了即使身处同一空间,但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真正相聚的情景,比喻了距离和环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所愿崇明德,皓首期日新”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保持高尚的品德,即使年华老去,也能不断进步的愿望。

“物理有相感,波间跃蕤宾”运用自然现象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暗示了情感的共鸣和相互影响。“嗟嗟皇甫规,岂是中州人”是对友人身份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独特品质的赞赏。“谁云闽吴远,眄睐心所亲”则表达了尽管地理上遥远,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并不重要,真正的友情超越了空间的限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真挚友谊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题凝翠轩

都会称江左,山川胜洛中。

小轩开静日,积翠倚晴空。

云卧巢松鹤,泉流饮涧虹。

公馀宜引眺,秀色在心胸。

(0)

月夜

默坐百感集,高城初漏过。

起行明月底,静看落叶多。

候虫啼砌石,凉蛤沸池波。

怀抱无由写,其如此夜何。

(0)

答友人夜直诗韵

碧树秋声满,彤庭月色高。

故人待清漏,永夜直东曹。

听履鸣瑶佩,飞觞看宝刀。

犹能临素壁,和雾点霜毫。

(0)

秋日用张都事游田坟诗韵

命驾来游日,看碑数历年。

绀云笼净刹,碧草上遗阡。

野兴三山外,秋声万竹边。

应逢大小朗,煮茗试新泉。

(0)

宿浦江钱氏山居·其二

四壁暮山紫,千章春树齐。

若人忘世故,筑室住岩西。

静日看云出,开帘听鸟啼。

客来携子侄,随意阅新题。

(0)

和郑奉常先生宴集诗韵

我生空负月临奎,文学何曾遂昔期。

柳子未成非国语,匡衡徒患作人师。

探珠赤水欣同调,结屋青萝得所依。

泉石要为中世托,姓名岂料九重知。

东西御馔尝分赐,出入天门更不疑。

虎籞秋严威闪闪,龙楼日转影祁祁。

年华自觉随流水,造化谁言类小儿。

别梦屡形分讲席,归田一似旧㳺时。

常随采药衣沾雾,几度寻花屦带泥。

投老幸知同臭味,此生端不慕轻肥。

芳筵夜秩杯行数,绛烛春融客醉迟。

一代耆英都在坐,百年文献欲还谁。

独怜邺下支离叟,莫斗长安绝妙辞。

赖有西风吹酒醒,搔头向月谩赓诗。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