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西来,法雨慈云空色相;
大江东去,风帆沙鸟总禅机。
古佛西来,法雨慈云空色相;
大江东去,风帆沙鸟总禅机。
此联以佛教文化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禅理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意境。
“古佛西来,法雨慈云空色相”一句,首先描绘了古佛从西方传来的景象,象征着佛法的深远与广博。“法雨”比喻佛法如同甘霖,普降众生,润泽心灵。“慈云”则代表慈悲之气,弥漫四方,覆盖一切。此处“空色相”借用佛教术语,意指在佛法的照耀下,世间万物的表象皆为空无,唯有内在的真谛得以显现,强调了佛法对世俗现象的超越性。
“大江东去,风帆沙鸟总禅机”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一主题。长江东流,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风帆沙鸟”则是自然界的生动元素,它们在流动的江水中或飞翔于天空,看似随意,实则蕴含着深邃的禅理。这里的“禅机”指的是事物背后隐藏的智慧和启示,无论是江水的流动、风帆的航行还是沙鸟的翱翔,都暗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整联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内涵,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它既是对古佛庙历史文化的颂扬,也是对宇宙万物和谐共存的哲学反思。
春风两眼合看花,今年却不在黄家。
世间岂无鱼羹饭,不似黄家能顿顿。
未应南楼复南楼,江湖添个新白头。
午夜横眠看星斗,玉柄摇摇似招手。
崖公失顾第四星,使我不逢渠大明。
忽思叔度久不见,林梢飞来果一片。
露虫啾唧四壁鸣,小虫喉中亦作声。
太息去年十二月,秀峰先生临去说。
明年八月九月凉,更来樊川享秋光。
菊花不住梅花去,去借一间茅屋住。
霜清月冷人行街,起来教我读简斋。
红字寿安坊里路,且倩西风一传语,木枕拳拳五更鼓。
成陆成池嘘吸间,是谁梦里得其端。
茫乎世界虚空立,到此人生束缚宽。
潮色龙边涂月湿,卿心雁外抱云寒。
明朝又踏桃源去,所可忧兮行路难。
人言青白胜黄白,子有新芽赛旧芽。
龙舌急收金鼎火,羽衣争认雪瓯花。
蓬瀛高驾应须发,分武微芳不足誇。
更重主公能事者,蔡君须入陆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