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夜与客饮千人石》
《月夜与客饮千人石》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古风

千人石上来多矣,岂知月夜尤奇伟。

纤尘不动万籁寂,冷然一片潇湘水。

平铺宝簟光莹滑,脚踏白云飞不起。

又如蓝田种玉生未齐,璆琳琅玕高复低。

楼台林影互亏蔽,恍如龙象如狻猊。

众宾兴起歌且舞,持杯互劝行相携。

歌声上遏行云断,舞袖翩跹影凌乱。

僧房有客窃睨之,疑是群仙降霄汉。

生公说法今安在,巨石低头向人拜。

一方明月还可庭,空色元来本无坏。

举杯问月月不言,剑池龙化石依然。

吴王已去那复管,付与吾人一醉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千人石的独特景象和宴饮的欢乐氛围。诗人王鏊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洒在千人石上的静谧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纤尘不动万籁寂”、“平铺宝簟光莹滑”等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千人石比作“蓝田种玉”,形象地展现了其独特的光泽与质地。

接着,诗人描绘了宴饮的场景,宾客们在月光下起舞歌唱,气氛热烈而欢快。“歌声上遏行云断,舞袖翩跹影凌乱”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音乐与舞蹈交织的场景,仿佛连天上的云都被歌声所阻断,舞者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飘逸。

最后,诗人通过“僧房有客窃睨之,疑是群仙降霄汉”这一细节,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暗示了千人石与神仙世界的某种联系。而“生公说法今安在,巨石低头向人拜”则表达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哲理探讨。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月夜千人石的美丽景色,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奉酬武选沈郎咏予庭菊·其一

何意微根里,传君秀句中。

孤芳徒自保,晚节与谁同。

留客无三径,编篱有一丛。

差存高士意,空愧野人风。

(0)

送傅博士舒城·其一

之子重南金,横经席更临。

儒林他日传,循吏古人心。

江路南行永,山云北望深。

瑶琴多苦调,何处觅知音。

(0)

送沈仁甫逸人游蓟门

春鸿飞碣石,皂帽指辽东。

可道林中士,依然塞上翁。

诸侯尊客礼,幕府慕儒风。

当忆衡门下,劳歌青桂丛。

(0)

杂诗·其一

玄兔与龟兹,年年为出师。

宝刀行有赠,银甲解无期。

扬帆捉日本,披图斩月支。

不能殉国难,何用说男儿。

(0)

新成草堂之卜暇日漫兴·其二

疏豁称吾庐,仍惭仁智居。

颓墉粗补葺,荒蔓颇芟除。

檐影交苔静,池光映竹虚。

小童灌园罢,花下报朋车。

(0)

游焦山·其一

碧岫沧波上,幽人旧隐称。

云藏三诏洞,林寂四禅僧。

岸火分京口,江涛接广陵。

岂徒中泠水,能使客心澄。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