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调一生吟,谁为晚达心。
傍人贺及第,独自却沾襟。
宴别喧天乐,家归碍日岑。
青门许攀送,故里接云林。
雅调一生吟,谁为晚达心。
傍人贺及第,独自却沾襟。
宴别喧天乐,家归碍日岑。
青门许攀送,故里接云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赴考及第而归的喜悦场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和故土的深切情感。开篇“雅调一生吟,谁为晚达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成功之美好音调的回味,以及对于未能共同分享此刻喜悦的心境所持的遗憾。
“傍人贺及第,独自却沾襟”则透露出诗人虽在旁观者众多的祝贺声中,却仍感受到一种孤独和泪水盈眶的情绪。这种矛盾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复杂情感。
宴别之际,“宴别喧天乐,家归碍日岑”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将宴席上热闹的欢乐与归途中因思念而生的阻隔相对照,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舍和乡愁。
最后,“青门许攀送,故里接云林”则描绘了一种送别的场景,其中“青门”通常指的是家门,或是城门前的青瓦屋檐,这里象征着朋友所归之地。诗人通过“攀送”的动作,表达了不忍分别的情感。而“故里接云林”,则将故土描绘得如同伸向天际的云林一般,既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示着对于朋友归乡之地的无限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对远离的不舍,以及对故土深沉的情感。
门有车马客,问客来何乡。
答云三河长,家世侍君王。
白玉为门枢,黄金为佩珰。
击鼓吹笙竽,坐客宴高堂。
主人行肃客,何惜千金装。
兄弟两三人,出入生辉光。
长兄中大夫,仲弟侍中郎。
金吾称季弟,千骑在东方。
入门游后园,辘轳缠银床。
梧桐十二树,树树双凤凰。
客谢主人去,扬辉道路旁。
主人但伛偻,欲上万年觞。
客不回头顾,金玉难为将。
世上空嗟惜,宾主两相当。
君不见西粤三洞天,都峤白石俱相连。
平川突出起勾漏,千岩万洞如蜲蜒。
烟云咫尺藏变态,丹书宝篆知何在。
怪石岑崟骑不行,斜穿小径蓬蒿碍。
前山耸拔势峥嵘,峰腰半作波涛声。
久雨溪流成巨浸,听之使我心魂惊。
侧向林中闻虎吼,丹成或使青龙守。
葛令不曾岭外来,那得此中开户牖。
户牖直与天门通,三山海上转濛濛。
乘舟弱水何时度,徒看日出扶桑东。
西来诸山多岚气,白昼霞光馀此地。
冢上年年黄蝶飞,云中烨烨青鸾起。
我欲乘之何处求,遥城层阙杳难游。
为问清歌饮美酒,何如邓岳使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