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眠洞房,回首见垂杨。
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
庭阴幕青霭,帘影散红芳。
寄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
佳人眠洞房,回首见垂杨。
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
庭阴幕青霭,帘影散红芳。
寄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晚春时节的温馨与美好。诗人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怀。
"佳人眠洞房,回首见垂杨" 一句,设定了整个场景的氛围,"佳人"不仅指美丽的人,也暗示着温柔、善良之意。"洞房"则是深远且隐秘的地方,象征着私密与静谧。"回首见垂杨"则是说当佳人翻身时,看到了窗外垂下的柳树,这里柳树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代表了柔美和生机。
"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 这两句,从室内温暖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季节的转换。"寒尽"意味着严冬已过,春意渐浓;"鸳鸯被"则形容被褥间充满了鸳鸯图案,象征着爱情与和谐。而"春生玳瑁床"则描绘出春天的气息已经渗透到家具之中,"玳瑁"是珍贵的玉石,比喻床榻上的装饰华丽而高贵。
"庭阴幕青霭,帘影散红芳" 这两句转向室外,"庭阴"描绘了阳光透过树叶投射下来的斑驳阴影;"幕青霭"则是说窗户的布幔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带着淡淡的蓝色光泽。"帘影散红芳"则形容室内的帐帘投下了柔和的影子,同时春天的花朵也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寄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远方知己的情感寄托。"同心伴"指的是与诗人有着共同情感和理想的人;"迎春且薄妆"则是鼓励对方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轻装上阵,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春天。
整首诗通过对晚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室内外温馨氛围的营造,传递出一种期待与希望,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秦一会面,二陕久分携。
共忆黄河北,相留白日西。
寄来书少达,别后梦多迷。
早晚期于此,看花听鸟啼。
玉醴浮金菊,云亭敞玳筵。
晴山低画浦,斜雁远书天。
谢朓离都日,殷公出守年。
不知瑶水宴,谁和白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