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春》
《晚春》全文
唐 / 刘希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佳人眠洞房,回首见垂杨。

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

庭阴幕青霭,帘影散红芳。

寄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

(0)
注释
佳人:美女。
眠:睡觉。
洞房:新房。
回首:回头看。
寒尽:冬天过去。
鸳鸯被:象征夫妻恩爱的被子。
春生:春天来临。
玳瑁床:装饰华丽的床。
庭阴:庭院的阴凉处。
幕:笼罩。
青霭:青色的雾气。
帘影:帘子的影子。
红芳:红色的芳香。
同心伴:共同生活的人。
迎春:迎接春天。
且:暂且。
薄妆:淡妆。
翻译
美人睡在新房中,回头看见了垂柳。
冬寒已过,鸳鸯被子温暖如春,玳瑁床上生机盎然。
庭院笼罩在青色的雾气中,帘子的影子洒落着红色的芳香。
我告诉我的伴侣,迎接春天时不妨淡妆轻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晚春时节的温馨与美好。诗人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怀。

"佳人眠洞房,回首见垂杨" 一句,设定了整个场景的氛围,"佳人"不仅指美丽的人,也暗示着温柔、善良之意。"洞房"则是深远且隐秘的地方,象征着私密与静谧。"回首见垂杨"则是说当佳人翻身时,看到了窗外垂下的柳树,这里柳树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代表了柔美和生机。

"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 这两句,从室内温暖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季节的转换。"寒尽"意味着严冬已过,春意渐浓;"鸳鸯被"则形容被褥间充满了鸳鸯图案,象征着爱情与和谐。而"春生玳瑁床"则描绘出春天的气息已经渗透到家具之中,"玳瑁"是珍贵的玉石,比喻床榻上的装饰华丽而高贵。

"庭阴幕青霭,帘影散红芳" 这两句转向室外,"庭阴"描绘了阳光透过树叶投射下来的斑驳阴影;"幕青霭"则是说窗户的布幔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带着淡淡的蓝色光泽。"帘影散红芳"则形容室内的帐帘投下了柔和的影子,同时春天的花朵也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寄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远方知己的情感寄托。"同心伴"指的是与诗人有着共同情感和理想的人;"迎春且薄妆"则是鼓励对方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轻装上阵,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春天。

整首诗通过对晚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室内外温馨氛围的营造,传递出一种期待与希望,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刘希夷

刘希夷
朝代:唐   字:延之(一作庭芝)   籍贯: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   生辰:约651年-约680年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猜你喜欢

岐山逢陕下故人

三秦一会面,二陕久分携。

共忆黄河北,相留白日西。

寄来书少达,别后梦多迷。

早晚期于此,看花听鸟啼。

(0)

旅泊

摇落江天里,飘零倚客舟。

短篇才遣闷,小酿不供愁。

沙雨潮痕细,林风月影稠。

书空闲度日,深拥破貂裘。

(0)

九日陪崔大夫宴清河亭

玉醴浮金菊,云亭敞玳筵。

晴山低画浦,斜雁远书天。

谢朓离都日,殷公出守年。

不知瑶水宴,谁和白云篇。

(0)

游烂柯山四首·其三

羽客无姓名,仙棋但闻见。

行看负薪客,坐使桑田变。

怀古正怡然,前山早莺啭。

(0)

木兰

二月二十二,木兰开坼初。

初当新病酒,复自久离居。

愁绝更倾国,惊新闻远书。

紫丝何日障,油壁几时车。

弄粉知伤重,调红或有馀。

波痕空映袜,烟态不胜裾。

桂岭含芳远,莲塘属意疏。

瑶姬与神女,长短定何如。

(0)

赠子直花下

池光忽隐墙,花气乱侵房。

屏缘蝶留粉,窗油蜂印黄。

官书推小吏,侍史从清郎。

并马更吟去,寻思有底忙。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