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陪崔大夫宴清河亭》
《九日陪崔大夫宴清河亭》全文
唐 / 李群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玉醴浮金菊,云亭敞玳筵。

晴山低画浦,斜雁远书天。

谢朓离都日,殷公出守年。

不知瑶水宴,谁和白云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péicuīyànqīngtíng
táng / qún

jīnyúntíngchǎngdàiyán
qíngshānhuàxiéyànyuǎnshūtiān

xièguāngdōuyīngōngchūshǒunián
zhīyáoshuǐyànshuíbáiyúnpiān

翻译
菊花点缀的美酒在金色上漂浮,云亭中铺展着豪华的宴席。
晴朗的山峦映衬着如画的水湾,斜飞的大雁在远方书写天空的诗篇。
这是谢朓离开京都的日子,也是殷公就任地方官的时节。
我不禁想象那瑶水之宴的盛况,谁能与这如白云般飘逸的诗篇相配呢?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清河亭举行的九日宴会,颇有江南水乡的意境。"玉醴浮金菊"开篇即展现了宴席上的繁华与奢侈,"云亭敞玳筵"则描绘出宴会所在之处,是一座高雅的亭子,周围铺设着精美的地席。

"晴山低画浦"一句,景色转向远处,描述了天气晴朗时山峦与河湾交错成画的美丽景致。紧接着的"斜雁远书天"则是描绘秋季的大雁在高空中排列成行字形状,展现出一种自然界中的秩序与和谐。

"谢朓离都日"一句,提及了诗人谢灵运,他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殷公出守年"则是指古代殷商的君主在位时期,这里可能是在比喻时间的流逝。

最后两句"不知瑶水宴,谁和白云篇"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的宴会以及那份悠然自得于白云之间吟咏诗词的心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历史文化的穿插,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作者介绍
李群玉

李群玉
朝代:唐   字:文山   籍贯:唐代澧州   生辰:808~862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
猜你喜欢

句·其十三

尘埃不到溪山好,风雨初晴燕雀多。

(0)

句·其四

巨为三县镇,雄据众山尊。

(0)

句·其一

橘熟洞庭晓,胪肥笠泽秋。

(0)

瑞竹悟老种莲

东林闻说好林泉,社会荒凉几百年。

灵物孰知崔氏竹,方池新种远公莲。

华严顿净三千界,庐阜重招十八贤。

应笑陶潜又归去,白云幽鸟伴归田。

(0)

西阳道中

千山杂遝开还掩,一水萦纡浅复深。

浑似嘉陵江上路,转令羁客动归心。

(0)

九月九·其二

何必南山与北山,此心非独此时閒。

手持白酒为常事,头带黄华是强颜。

醉后浩歌来就榻,醒时清啸起抽关。

谁人遗我明霞曲,声在赤霄无处攀。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