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逍遥咏·其十六》
《逍遥咏·其十六》全文
宋 / 赵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渐省虚名理,真求一味清。

目前皆是景,心内蕴长生。

白露秋催促,红花叶自轻。

物情归即悟,疑滞两无成。

(0)
注释
渐省:逐渐明白。
虚名:虚幻的名声。
理:道理,真理。
一味:单一,纯粹。
目前:眼前。
皆:都。
景:风景,景象。
心内:内心。
蕴:蕴含。
长生:永恒的生命。
白露:秋天的露水,象征季节变化。
秋催促:秋天推动万物变化。
红花叶:红花的叶子。
自轻:自然地凋落。
物情:事物的本性,自然规律。
归即悟:回归自然就会领悟。
疑滞:疑惑和停滞。
两无成:无法留存。
翻译
渐渐明白名誉不过是虚幻,真心追求的只是纯粹的清静。
眼前的一切都是风景,内心深处蕴含着永恒的生命。
秋天的白露催促着万物变化,红花的叶子自然地凋零。
顺应事物的本性就能领悟,疑惑和停滞都将无法留存。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皇帝赵桢所作,名为《逍遥咏》。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精神自由和超脱尘世的向往,以及他对于生活纯净本质的追求。

“渐省虚名理,真求一味清。”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的淡化,以及对内心纯洁状态的渴望。"目前皆是景,心内蕴长生" 则显示了诗人观察自然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寻找精神上的长久寄托。

“白露秋催促,红花叶自轻。”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露水滋润而秋意渐浓,花瓣纷飞而无需强求。这种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脆弱和转瞬即逝的感慨。

“物情归即悟,疑滞两无成。”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事万物最终都能达到理解和觉悟的信念,同时也指出了在这种理解中,不再有疑惑和困扰。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个超然物外、内心澄明的意境。

作者介绍

赵炅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四

车家采桑妇,雨来苦愁悲。

蔟蚕北堂前,雨冷不成丝。

西家荷锄叟,雨来亦怨咨。

种豆南山下,雨多落为萁。

而我独何幸,酝酒本无期。

及此多雨日,正遇新熟时。

开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

持玩已可悦,欢尝有馀滋。

一酌发好容,再酌开愁眉。

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

忽然遗我物,谁复分是非。

是时连夕雨,酩酊无所知。

人心苦颠倒,反为忧者嗤。

(0)

委顺

山城虽荒芜,竹树有嘉色。

郡俸诚不多,亦足充衣食。

外累由心起,心宁累自息。

尚欲忘家乡,谁能算官职。

宜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

归去诚可怜,天涯住亦得。

(0)

埇桥旧业

别业埇城北,抛来二十春。

改移新径路,变换旧村邻。

有税田畴薄,无官弟侄贫。

田园何用问,强半属他人。

(0)

陈翃中丞东斋赋白玉簪

美矣新成太华峰,翠莲枝折叶重重。

松阴满涧闲飞鹤,潭影通云暗上龙。

漠漠水香风颇馥,涓涓乳溜味何浓。

因声远报浮丘子,不奏登封时不容。

(0)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

绿杨城郭雨凄凄,过尽千轮与万蹄。

送我独游三蜀路,羡君新上九霄梯。

马惊门外山如活,花笑尊前客似泥。

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剑门西。

(0)

簇蚕辞

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

场宽地高风日多,不向中庭㬠蒿草。

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

但得青天不下雨,上无苍蝇下无鼠。

新妇拜簇愿茧稠,女洒桃浆男打鼓。

三日开箔雪团团,先将新茧送县官。

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