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矣新成太华峰,翠莲枝折叶重重。
松阴满涧闲飞鹤,潭影通云暗上龙。
漠漠水香风颇馥,涓涓乳溜味何浓。
因声远报浮丘子,不奏登封时不容。
美矣新成太华峰,翠莲枝折叶重重。
松阴满涧闲飞鹤,潭影通云暗上龙。
漠漠水香风颇馥,涓涓乳溜味何浓。
因声远报浮丘子,不奏登封时不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开篇“美矣新成太华峰,翠莲枝折叶重重”中,“太华峰”指的是陕西华山,古人常以此山象征高洁与险峻。而“翠莲枝折叶重重”则是对山中翠绿植物的生动描写,通过这种细腻的笔触,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浓郁的自然之美。
接下来的“松阴满涧闲飞鹤,潭影通云暗上龙”一句,更是将山中幽静的景致展现无遗。古人常用“鹤”象征高洁,“潭影”则暗示着水面的平静,而“暗上龙”则给人以深不可测之感,仿佛在这宁静之中,有着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
第三句“漠漠水香风颇馥,涓涓乳溜味何浓”中,“漠漠水香”与“涓涓乳溜”共同营造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这里的“水香”和“乳溜”,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最后,“因声远报浮丘子,不奏登封时不容”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古代仙人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中某种事物或状态不能接受的心情。这里的“浮丘子”乃是道教中的仙人象征,而“不奏登封时不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些事情的无奈与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超脱现实的向往,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梧宫冷月,把秋心锁住,几重帘幕。
写韵生涯残本在,肯负文箫旧约。
倚竹天寒,牵萝地悄,翠袖盈盈薄。
蓝桥断了,琼浆那日曾酌。
谁怜一曲横塘,风波来往,不信菱枝弱。
唤起湘娥深夜语,彷佛云和响作。
镜仄鸾愁,弦幺鹄怨,别梦迷苍壑。
谱成彤史,璇闺芬烈如昨。
瘦马行秋遍。镇悤悤、庾郎愁老,长卿游倦。
回首秦楼箫声冷,锦瑟华年一箭。
料衫上、舞红都变。
宿酒醒时嘶骑晓,记绿杨残月江南岸。
春去也,杜鹃唤。缃桃谢后歌尘散。
枉逢人寻消问息,断鸿难倩。
辜负萧娘临歧语,薄命累侬书剑。
更休赋、梨花秋苑。
凉到天涯双鬓影,笑西风也自飘零惯。
又吹落,碧云片。
霜花腴还魂。忆灵岩唤酒,水瘦烟昏。
更忆蛮江听雪,市桥沽春。都老了,翩翩人。旧屐裙。
张循王孙。怅埋玉山川,销金岁月,环燕一般尘。
秦淮曲,丁帘曛。共招凉藕国,翠雨飘尊。
甘向红楼乞食,胜他朱门。黄月晕,围如军。照二萍。
吴头吴根。空墨泪模糊,诗痕醉痕。凄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