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宫冷月,把秋心锁住,几重帘幕。
写韵生涯残本在,肯负文箫旧约。
倚竹天寒,牵萝地悄,翠袖盈盈薄。
蓝桥断了,琼浆那日曾酌。
谁怜一曲横塘,风波来往,不信菱枝弱。
唤起湘娥深夜语,彷佛云和响作。
镜仄鸾愁,弦幺鹄怨,别梦迷苍壑。
谱成彤史,璇闺芬烈如昨。
梧宫冷月,把秋心锁住,几重帘幕。
写韵生涯残本在,肯负文箫旧约。
倚竹天寒,牵萝地悄,翠袖盈盈薄。
蓝桥断了,琼浆那日曾酌。
谁怜一曲横塘,风波来往,不信菱枝弱。
唤起湘娥深夜语,彷佛云和响作。
镜仄鸾愁,弦幺鹄怨,别梦迷苍壑。
谱成彤史,璇闺芬烈如昨。
这首《百字令·题长沙曾贞女事,步芷澄原均》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以长沙女子曾贞女的事迹为题材,表达了对她的敬仰与感慨。词中通过描绘冷月梧宫的环境,暗示了曾贞女内心的孤寂与坚韧,"秋心锁住"四字寓含深沉的情感。
"写韵生涯残本在,肯负文箫旧约",赞美她虽生活艰难但仍坚守文学理想,不忘旧时约定。接下来的"倚竹天寒,牵萝地悄,翠袖盈盈薄",形象地刻画了她在寒冷环境中仍保持优雅风姿的场景。
"蓝桥断了,琼浆那日曾酌",借用了蓝桥典故,表达对曾贞女美好品质的追忆。"谁怜一曲横塘,风波来往,不信菱枝弱",以横塘和菱枝的意象,赞美她的坚强不屈,即使面对生活的波折也不轻易屈服。
"唤起湘娥深夜语,彷佛云和响作",运用神话中的湘娥和云和之瑟,象征曾贞女的才情与精神魅力。"镜仄鸾愁,弦幺鹄怨,别梦迷苍壑",进一步描绘了她内心深处的哀愁和对远方的思念。
最后两句"谱成彤史,璇闺芬烈如昨",将曾贞女的事迹比作绚烂的历史篇章,赞美她的事迹历久弥新,如同昔日的芬芳犹存。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对一位女性坚韧品格的深情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