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
《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0)
注释
不期:没想到。
朱夏:夏天,古代以季节配颜色,夏季为朱红之色。
尽:结束。
凉吹:凉爽的风。
暗迎:悄悄地迎接。
天汉:银河。
成桥鹊:指鹊桥,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喜鹊搭桥让他们相会。
星娥:指织女星,此处代指织女。
会:相会。
玉楼:华丽的楼阁,这里指仙境。
寒声:秋冬时节的凄清声音。
喧耳外:在耳朵外喧闹,指声音清晰可闻。
白露:秋天的露水。
滴林头:从树梢上滴落。
一叶:第一片落叶。
惊心绪:触动了心情,引起了感慨。
如何得不愁:怎能不感到忧愁。
翻译
没想到夏天这么快就结束了,凉风吹来悄悄地迎接秋天。
银河在夜空仿佛成了鹊桥,牛郎织女在琼楼相会。
萧瑟的声音在耳边喧闹,白色的露珠滴落在树梢。
看到第一片落叶就触动了心事,怎能不感到忧愁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从夏季到秋季的过渡过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愁思之情。开篇“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季节更迭的无常感,夏日的热辣已渐行远,而秋风则悄然至,不经意间便带来了凉意。

接着,“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两句,则是通过对夜空中天河(银河)和星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的“鹊”指的是传说中的喜鹊鸟,它们在古代神话中常与仙境相联系,而“玉楼”则隐喻着一处高洁、美丽的地方。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高远世界的向往。

第三句“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则是描写了秋夜的清冷与静谧。这里的“寒声”可能指的是秋风的声音,或许也包含了自然界其他声音,而“白露滴林头”则形象地描绘出了早晨树梢上凝结的露水。

最后,“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两句,是诗人内心感受的直接表达。秋天落叶给人以岁月匆匆、万物凋零之感,一片落叶都能触动诗人的心弦,使其感到忧愁难以排遣。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易逝、时光荏苒的深刻体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忧愁。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将归福州留别及门沈幼丹太史

苍茫天地易斜晖,万里征尘上客衣。

秋色西来山北向,江声东去雁南飞。

干戈经岁民方困,关塞惊寒我欲归。

策马踌躇与君别,独怜臣朔正呼饥。

(0)

杂诗·其六

大雅久不作,荆榛日纵横。

谁能千载后,粲然起芒精。

中夜理瑶瑟,古调今难明。

惜哉黄钟节,不及瓦釜鸣。

赵女忧鲲弦,秦娥调繁筝。

藉非成连作,何以移我情。

(0)

林园遣兴

选幽夙志在冈峦,日涉园林怀抱欢。

种树辄思成实好,爱花不惜折枝看。

雏莺学语当风怯,稚燕能飞冒雨难。

最恨青春如少壮,一生容易岁将残。

(0)

扬子江晓望

五更残梦雁声催,草阁临江眼界开。

收尽春寒红日涌,隔江柔橹带潮来。

(0)

题灵岩毕尚书诗集·其一

三策天人论最精,半生旌节著功名。

谁从治水筹边日,犹有扬风扢雅情。

绣阁群花司笔砚,龙门四海走豪英。

汾阳未免豪华累,难得虚怀下士诚。

(0)

冉冉

冉冉霜华鬓已丝,一年几见好花枝。

箧中诗就吟难稳,醉里杯宽酒不辞。

浮世祗今成落拓,间情终古写相思。

纷纷眼底皆余子,未识何人是可儿。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