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萧关》
《过萧关》全文
唐 / 张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得萧关北,儒衣不称身。

陇狐来试客,沙鹘下欺人。

晓戍残烽火,晴原起猎尘。

边戎莫相忌,非是霍家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xiāoguān
táng / zhāngpín

chūxiāoguānběichēngshēn

lǒngláishìshāxiàrén

xiǎoshùcánfēnghuǒqíngyuánlièchén

biānróngxiāngfēishìhuòjiāqīn

翻译
离开萧关向北行,儒生的服装不合身。
陇地狐狸试探客人,沙漠中的鹘鸟欺凌过路人。
拂晓时分,烽火已残,晴朗原野上扬起猎尘。
边疆的将士们,请不要彼此猜忌,我并非霍去病那样的显赫家族成员。
注释
得:到达。
萧关:古代边关名。
儒衣:儒生的服装。
称身:适合。
陇狐:陇地的狐狸,可能象征敌人。
试客:试探陌生人。
沙鹘:沙漠中的猛禽。
欺人:欺负、侵犯。
晓戍:清晨守卫。
残烽火:残留的烽火信号。
猎尘:打猎时扬起的尘土。
边戎:边境的士兵。
相忌:相互猜忌。
霍家亲:霍去病家族,指显赫的军事世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战争的氛围,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出得萧关北,儒衣不称身"两句表明诗人穿越萧关后,感受到了严寒的气候,以至于厚重的儒家服饰也无法御寒。这既是对环境的描写,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

接下来的"陇狐来试客,沙鹘下欺人"则展现了边塞生活中的险恶。"陇狐"可能指的是边塞地区的野兽,用以比喻敌对势力的侵扰;"沙鹘"则是沙漠中的鸟类,这里用来形容敌人的狡猾和不可预测性。这两句强调了战争环境下的危险与不确定性。

第三、四句"晓戍残烽火,晴原起猎尘"描绘了一场战斗的景象。"晓戍"指的是清晨的守望台,"烽火"则是古代用于传递军事信息的信号火光,这里用"残"字形容可能是一场战事已经结束或即将结束的氛围;而"晴原起猎尘"则写出了战事中人马奔走所引起的尘土飞扬,强调了战争的激烈和混乱。

最后两句"边戎莫相忌,非是霍家亲"表达了一种超越恩怨与家族仇恨的情感。在战争的残酷现实面前,诗人提倡一种超脱的态度,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刻画,以及对战争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与哲思。

作者介绍

张蠙
朝代:唐   籍贯:清河   生辰:公元895年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王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猜你喜欢

金丝梅

南金不上岭头枝,别缀芳条剪玉蕤。

刻镂却疑经巧匠,玲珑长欲袅晴丝。

江城五月吹黄鹤,梅雨千林湿翠眉。

雀钿鸦鬟虚弄色,野花偏解斗幽姿。

(0)

蜡日

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0)

寄题春谷工部自心田一首

笔耕虽苦未逢年,解印归来且醉眠。

谁毁谁誉平眼界,我疆我理自心田。

庵无宝贝主长在,家有诗书种已传。

遥想个中梨枣熟,饱餐且作地行仙。

(0)

早课

井花嫩煮熨梅花,先酌芳甘注佛茶。

冷淡工夫相次了,却留窗日看横斜。

(0)

雨中花慢

邃院重帘何处,惹得多情,愁对风光。睡起酒阑花谢,蝶乱蜂忙。今夜何人,吹笙北岭,待月西厢。空怅望处,一株红杏,斜倚低墙。

羞颜易变,傍人先觉,到处被着猜防。谁信道,些儿恩爱。无限凄凉。好事若无间阻,幽欢却是寻常。一般滋味,就中香美,除是偷尝。

(0)

送张轩民寺丞赴省试

龙飞甲子尽豪英,尝喜吾犹及老成。

人竞春兰笑秋菊,天教明月伴长庚。

传家各自闻诗礼,与子相逢亦弟兄。

洗眼上林看跃马,贺诗先到古宣城。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